两个人聊得来,比什么都重要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说两个人在一起讲话彼此不相投合,说半句话也是多余的,所以说找个能聊得来的人在一起也很重要。 01 好朋友秋晓 33 岁,结婚 9 年。 前几天谈及婚姻,秋晓感慨:想当初23 遇见现在的先生、24 岁决定结婚,真是人生中最大的“冒险”。 二十出头的年纪,哪懂得什么观人识人啊,只当是“遇见爱情”,就奋不顾身的嫁了……如今想来还真是幸运,庆幸自己嫁对了人。 九年前,秋晓那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密友圈里几乎都知道。和大学恋人分手后,秋晓的父母接连给她介绍了好几个“乘龙快婿”,但就在这时,秋晓现在的先生闯入她的生活。 仅仅只是“聊得来”这一个选项,就让秋晓从一开始压根没正眼看他,到和他聊天时两眼放着光,再到不由自主答应他一次又一次约会…… 于是全然无视身边那些更优质的男青年,一门心思嫁给这个在城市里还未站住脚跟的毛头小子。 看来,“聊得来”是一道催化剂,让两个陌生的男女干柴烈火,迅速坠入爱河;“聊得来”也是一块验金石,十年之后,他们依旧是朋友圈里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 而“聊得来”只是表象,聊得来背后,更是一种彼此深层次的默契存在。 02 为什么要找一个聊得来的人? 知乎里对“聊得来”的两个人曾有这样一层技术分析: 1.你们可以互相敞快乐扉——有自我表达的欲望; 2.你们有意或无意和对方建立了同理心——克制自我又倾听对方; 3.你们所聊天的内容给双方都带来正能量——欢乐或者有帮助; 聊天的过程,不仅是两个人知识的交换、观点的分享,更是两个独立精神的换位思考与推己及人。 试想,假如聊天时,得到的大部分是正反馈,当你觉得很多话题都可以和他聊,话题就会越来越多; 而假如得到的大多是负反馈,对方不认同你的观点、喜爱补充或者说对立面,甚至即便你说的观点有一定正确性,他也不同意认同你……那么即便你想聊的很多,也不同意跟他说,两个人的话题当然越来越少。 所以,那个真正能和你聊得来的人,不仅仅与你有知识的重叠、阅历的相似,更重要的是:他同意打开自己,也同意走进你、倾听你;他站在你的角度换位思考,特同意与你建立同理心,他更懂得理解你、尊重你。 03 和聊得来的人在一起,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让我想起某期《金星秀》里的一个场景: 主持人金星问节目中表现内敛低调,看似并不健谈的赵又廷先生:回家你俩(与妻子高圆圆)话多么? 他的回答有点出人意料:非常多。 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