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情怀成就梦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一书由徐泓所著,是一本个人传记,这本书记录了陈虻在央视审片不的经典言论、讲座精华,让我们看到他对于节目的思想,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我带来的是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情怀成就梦。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我就被它的书名所吸引,买来细读之后,才发现这不仅是一本纪录片的教科书,还是一本人生的哲学书。这本书主要汇合了陈虻生前在央视做制片人时审片的经典言论、大学授课时的讲座精华,许多语录到今日依旧适用,许多思路到未来还会指引更多人。 陈虻说,生命需要保持一种激情,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的,并能够改变生活。而他正是怀着对电视工作的激情和梦想,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辛勤工作,为中国电视事业作出贡献。学生时代起,陈虻就心怀一个电视梦,毕业后他放弃了航天工业部团委分派的工作,选择进入中央电视台。他做了三年的打杂工,边卖力打杂,边用心学艺,甚至变卖了结婚戒指和收音机,只为了学习拍摄技巧。他沉醉在书库里,是当时中央电视台书库的借阅书本数量做多的读者之一。陈虻对于知识的执着和偏爱,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媒体人的基础。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媒体人的敏锐和智慧以及严谨仔细的工作态度。做审片主任时,他常常是边审边讲,审完以后,还要总结点评。一个十几分钟的片子,他会花上半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分析讨论,并很快地提炼出一些观点,或者叫做“警句名言”。他的语录被同行的年轻人奉为真知灼见,也曾被白岩松、柴静等央视人视为精神领袖,然而陈虻值得被记住的不只是对中国电视、媒体作出的贡献,他身上更值得被传承的,是那份对工作的热爱与梦想的追求。 每个人都会突然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有着莫大的激情,激情使人拥有向上的动力和不断拼搏的勇气,但是能够将对一件事的激情长久地保持下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甘于平凡、随波逐流的中年人曾经不是心怀梦想、朝气蓬勃的少年呢?多少迷失在日复一日枯燥工作中的加班族曾经没有积极进取的职业追求呢?很多人将其归咎为生活磨平了他们的棱角,或者是岁月让他们选择平淡,忘记了当时的激情与梦想。正如白岩松在序言中写道:当下最大的敌人,其实已经是我们自己。不知不觉中,我们很可能,已悄悄由当初的开拓者,变成了今日的拦路人。只不过,在回忆中,我们还以为自己保持着战士的姿态而已。 我时常在想,什么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