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习惯诱发车祸众所周知,驾驶员岗位是特别岗位,养成的不良习惯会直接危害安全行车,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第一个是驾车时拨打电话。随着通讯设备的广泛使用和普及,几乎每个驾驶员都配备了手机,这对方便联系无疑是好事,但是,驾驶员若一边驾车一边拨打电话,会严重危害行车安全。有关试验表明,驾车拨打电话时驾驶员的注意力可下降 20%左右。由于注意力分散,驾驶员对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障碍物等就缺乏有效的推断,处置突发性险情能力大大减弱,从而给事故有机可乘。第二个是驾车时吸烟。驾驶员十有八九吸烟,而且不少驾驶员是一边驾车一边吸烟。由于驾驶员在驾车时摸烟,拿打火机点烟、找烟盒以及嘴衔香烟、磕烟灰、烟雾在眼前缭绕或熏眼,极易分散注意力,危害行车安全。驾驶员若长期吸烟,香烟中的麻醉成份可使脑血管收缩,久之,可导致思维紊乱,反应迟钝,应变能力降低。另外,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积蓄过多时,会导致近视、远视、散光、色盲等多种眼疾,并影响驾驶员的手脚灵活性与协调性;若是夜晚驾车,可降低暗适应能力,使驾驶员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显而易见。三是驾车时闲谈。有不少驾驶员喜爱一边驾车一边与他人闲谈。尤其是遇上亲戚朋友搭车,有些驾驶员更是海阔天空,无边无际。而且还有一些驾驶员,遇到年轻美丽的女性搭车,不仅越谈越有劲,而且还不时地嘻嘻哈哈,动手动脚,殊不知,这对行车安全不利,极易分散精力,对道路上的了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实行正确的相应措施,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驾驶员在闲谈中,可引起情绪的波动,或喜或怒或怨或忧等,往往会使驾驶员手中的方向盘也随之晃动,直接危害行车安全。四是酒后驾车。据有关资料统计,历年来酒后造成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是较高的,2025 年 7 月 25 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了上半年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为 5666 起,造成 1944 人死亡,事故死亡率为每起 0.34 人,每 3 起就造成 1 人死亡,大大高于每起 0.15 人的平均事故死亡率。人喝酒后,酒精可快速地遍及全身,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导致血管扩张,使人脉博加快,手脚反应迟钝,其敏感度、警觉、应变能力、动作的准确性下降。有人做过试验,当一个人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在 0.03—0.09%时,其事故的发生率比不饮酒的增加 7 倍;当酒精浓度为 0.15%时,事故的发生率为不饮酒的 128 倍。五是空腹驾车。有些驾驶员喜爱长时间不吃东西,空腹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