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废水都适合 MBR 膜法水处理!在传统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中,泥水分离是在二沉池中靠重力作用完成的,其分离效率依赖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性越好,泥水分离效率越高。而污泥的沉降性取决于曝气池的运转情况,改善污泥沉降性必须严格控制曝气池的操作条件,这限制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由于二沉池固液分离的要求,曝气池的污泥不能维持较高浓度,一般在 1.5~3.5g/L 左右,从而限制了生化反应速率。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龄(SRT)互相依存,提高容积负荷与降低污泥负荷往往形成矛盾。系统在运转过程当中还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其处置费用占污水处理厂运转费用的 25%~40%。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还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出水中含有悬浮固体,出水水质恶化。针对上述问题,MBR 将分离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并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特效菌(尤其是优势菌群)的出现,提高了生化反应速率;同时,通过降低 F/M 比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甚至为 0),从而基本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但是,MBR 不是万能的,它属于微滤膜,是按能通过的颗粒物粒径来定义的;所以,对于它来讲堵塞问题是关键,一些易结垢、含油类物质和粘稠性物质较多的废水,建议不要采纳 MBR 膜法;不适合 MBR 法的废水类型有:乳化液/研磨液/淬火液/冷却液废水、表面活性剂废水、石油类废水、脂类废水(有预处理措施除外)。MBR 膜法现在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其稳定清亮的出水备受关注,但其巨大的维护量也使很多使用者头疼;那么要想在使用中尽量减少维护工作强度,在设计阶段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MBR 曝气装置的设计要点1、曝气装置可以固定在池底(需要做膜组件承托架和膜组件滑入导轨),也可以跟膜组件做在一起,各有优劣,曝气管的位置要做精心考虑,采纳 DN20 穿孔管,每个膜片间隙对应一路穿孔管,穿孔大小Φ2.0mm,穿孔间距 100mm,相邻两路管穿孔位置交错穿插,孔口做单排垂直向上,有很多双排、斜向下的做法,个人认为不可取,沉降的污泥不会对孔口产生堵塞。2、曝气量的大小进行粗略估算,根据经验数字,根据汽水比 24:1即可(常规池深 3.5m),风机排风压头选型比高液位高 0.01Mpa;风机出口设置泄气阀,泄气管口径全开能卸掉 70%的空气量即可,泄气口上加装消音器,这套装置用来控制生化槽中的 DO 值以及保护风机;3、每个膜组件曝气都设置单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