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讲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2-重点梳理精选例题考点一 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对比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对比 原电池 电解池 定义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装置 举例 -3-重点梳理精选例题 原电池 电解池 形成 条件 ①活动性不同的两电极(连接) ②电解质溶液(电极插入其中,并与电极发生自发反应) ③形成闭合回路 ①两电极接直流电源 ②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形成闭合回路 电极 名称 负极:氧化反应,金属失电子或者氢气等还原性物质失电子 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或者氧气得电子(吸氧腐蚀) 阳极: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或电极金属失电子 阴极:还原反应,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 -4-重点梳理精选例题 原电池 电解池 电子 流向 负极正极 电源负极阴极 阳极电源正极 离子 流向 阳离子流向正极 阴离子流向负极 阳离子流向阴极 阴离子流向阳极 (1)同一原电池的正、负极的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2)同一电解池中阴、阳极的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3)串联电路中的各个电极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上述三种情况下,在写电极反应式时,得、失电子数要相等;在计算电解产物的量时,应按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 -5-重点梳理精选例题如图所示装置中 , 装置 A 中盛放 0.1 mol·L-1 的稀硫酸 , 装置 B中盛放 0.1 mol·L-1 的 CuCl2 溶液 ( 两种溶液均足量 , 且不考虑电极产物在溶液中的溶解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 A 为原电池 , 装置 B 为电解池B. 装置 A 为电解池 , 装置 B 为原电池C. 两烧杯中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D. 一段时间后 , 装置 B 中溶液的 pH 升高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装置 A 为原电池,装置 B 应为电解池,且装置 A 为装置 B 提供电能,故 A 正确,B 错误;装置 A 中石墨棒作正极:2H++2e-H2↑,铁棒作负极:Fe-2e-Fe2+,总反应为 Fe+H2SO4FeSO4+H2↑。装置 B 中与A 装置中铁棒相连的石墨棒作阴极:Cu2++2e-Cu,与 A 装置中石墨棒相连的石墨棒作阳极,反应式为 2Cl--2e-Cl2↑,总反应为CuCl2Cu+Cl2↑,由于不考虑 Cl2 的溶解,由两池中的总反应可推知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C 正确;B 装置在电解过程中 CuCl2 溶液的浓度变小,溶液的酸性减弱,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 升高,D 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B -6-重点梳理精选例题跟踪训练1. 如图所示 ,E 为浸过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