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两袖清风● 导入 ●识字 ●阅读 ●练习导入 于谦 (1398—1457) ,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人。他自小有远大的志向。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十分钦佩文天祥,把那幅画像挂在书桌边,而且提上词,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长大以后,他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地方官,严格执法,廉洁奉公;后来担任河南巡抚,奖励生产,救济灾荒,关心人民疾苦。于谦塑像千锤万凿( záo )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děnɡ )闲。粉骨( ǔɡ )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袖清风 于谦( qiān )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一生为官( ɡuān )清廉,受到百姓的爱戴。这首题为《石灰( huī )吟》的诗,就是他人品的自我写照。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当时,地方官员每年要轮( lún )流到京城接受考( kǎo )查。一些贪( tān )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 shā )帽”,就用从老百姓那里搜刮( ɡuā )来的钱财( cái ),向京城的上司行贿( huì )。 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管区内百姓的疾苦、要求写下来,并附上自己的治理方案,便准备动身。手下人拦住他说:“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说:“我应( yīnɡ )该带的都带齐了,还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您进京不送礼,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 于谦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 fènɡ )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金银去巴结上司啊!”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 “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千锤万凿( záo )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děnɡ )闲。粉骨( ǔɡ )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袖清风 于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清白”是指什么? 课文为什么要以“两袖清风”为题?讨论: “清白”还有别的意思吗? 诗人借石灰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于谦( qiān )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一生为官( ɡuān )清廉,受到百姓的爱戴。这首题为《石灰( huī )吟》的诗,就是他人品的自我写照。 于谦是一个什么样人?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当时,地方官员每年要轮( lún )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