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中考历史 ( 河北专用 )A 组 2014—2018 年河北中考题组五年中考1.(2018 河北 ,20,3 分 ) 下图反映的史实 ( ) 1972 年 2 月 27 日 , 招待尼克松总统的宴会 A.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 B.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对中国外交和世界局势产生了积极影响 D. 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答案 C 本题考查对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理解。根据图片的提示可知这一事件应该是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A 对应的事件是 1955 年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 ;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生在 1971 年 , 排除 B; 中美关系正常化实现是在 1979 年 , 排除 D 。故选 C 。知识拓展 1972 年 ,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中国而言 , 改善了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关系 , 掀起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 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 对世界而言 , 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 , 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 , 堪称 20 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2.(2017 河北 ,21,3 分 )20 世纪 60 年代 ,“ 冷战”发展到高峰。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 , 始终将中国国家利益放在最高地位。尤其是在 70 年代 , 他高瞻远瞩 , 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1971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首先来自他的设计。“他”是 ( )A. 朱德 B. 毛泽东 C. 叶剑英 D. 邓小平答案 B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 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外交建设等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 故选 B 。3.(2016 河北 ,15,2 分 ,)1969★年 1 月 20 日 , 尼克松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再次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毛泽东的意见 , 《人民日报》于 1 月 28 日破例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原因是 ( )A. 友好国家的帮助 B. 民间交往的推动C. 两国领导人的努力 D. 改革开放的实施答案 C 由题干信息可知 ,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就职演说中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 ;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 , 《人民日报》破例全文刊登尼克松的就职演说。这说明当时中美两国领导人都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做出了努力。因此本题答案为 C 。考查点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