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支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在结核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策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呼吸道,是单因素致死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1-2】。据世界卫生组(Wo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2011 年全球大约有 870 万例新发的结核病人,140 万例死于结核病【3】。在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呈缓慢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显著的影响着国民的健康,及时、有效、准确的诊断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的前提,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至关重要。现有的众多诊断方法中,尽管细菌学检查(包括涂片和培养)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敏感性较低,培养耗时长,而且菌阴结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肺外结核的诊断不易获得标本,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测的阳性率在发达国家大约为 50%~60%【4】,在发展中国家阳性率确仅为 20%~40%【5】;影像学为非 特 异 性 诊 断 , 结 果 判 定 受 主 观 影 响 较 大 ; 结 核 菌 素 试 ( tuberculin test,TST)易受合并症和免疫状态影响,且与卡介苗接种存在交叉反应;血清学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变化较大,准确度较差,临床意义有限;免疫结核抗体检测(金标法)操作简便、快捷、经济、适应于单人份测定的特点,特别试用与乡镇基层医院,但它的灵敏度低,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特异性稍差,结果判断受操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6】;核酸扩增检测方法(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detection,NAAT)虽然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需要获得带菌标本,且对实验室的技术条件较高;γ-干扰素释放分析(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作为一种基于细胞免疫的体外诊断检测技术,不受卡介苗和绝大多数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的干扰,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受机体免疫影响较小,且全血标本容易获取,对实验室技术条件要求不高,适用于临床。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与各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却不是很清楚。本试验对疑似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血清结核抗体(胶体金法)、抗酸染色、结核 DNA检测及影像学、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ure Protein Drivatine,PPD)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分支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与结核病的其他辅助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并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