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电子专业论文 一、一体化教学的时代性优势与我校的实际环境矛盾 1.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整体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强化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道德(主要是牵涉到现场学习纪律、学习氛围)、理论基础水平达不到一定要求的话,一体化教学无疑就是形而上学、形式主义而已。目前以及 2~3年前的一体化教学基本上都是在全国各地的技师学院(并且主要的是大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专生展开试点教学。 2.一体化教学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人社部每年委托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成绩将反馈学员所在院校,并作为聘任、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要求老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老师。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进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 3.职校一体化教学设施设备环境,是需要更多资金投入的。作为事业单位的职业学校,没有国家足够的事业经费投入,假如单靠旁门左道去融资,就会有勉为其难的感觉。 4.一体化教学课程,对教材同样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是根据国家人社局一体化教学大纲编制的“1277”课程模式。而这个课程模式,也是一个大纲式的、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一般的普通职校是难以高攀的。以上几点就是一体化教学的时代性优势与我校实际教学环境的矛盾。 二、矛盾的化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对市场” 目前普通职校学生基础差,对专业理论课,学生一是学习兴趣不高,二是感觉较难入门,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由于受到理论基础差的牵制,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两年的理论学习,其中有半年还要补充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从事职业教育以来,学生生源素养一届比一届差,加上电子产品、手机的高速进展,学生普遍都使用智能手机,虽然学校进行了管控,但是无法完全改变“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文化基础普遍差、学生食堂伙食差(或者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而造成的身体素养(特别是智力、脑力素养)差的学生,要求他们都能像讲武学堂的学生一样专心上课,并且充分领悟老师所讲授的专业知识,那真的是天方夜谭。摆在我们职校面前的就是如此的学生与环境,还有有待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有待制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的双师型老师队伍,社会上企业所需求的适当素养的操作型技能人才,这就是客观条件、客观因素。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