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 一个人的格局会让他对一件事的看法,会对未来的想法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格局,不要困在那一方小地方而是要放眼未来,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这篇文章,请大家欣赏。 清朝顺治九年(1652 年),一条轻舟从南向北,由江浙直奔北京。 船上的人心情愉快,因为他们家老爷陈之遴终于又能当官了,而且是相当于宰相级别的弘文院大学士。 但是,陈之遴的夫人徐灿却快乐不起来。 徐灿是名动天下的女词人,许多人都认为她的词作堪比李清照。而且她夫妇俩琴瑟和谐、即将久别重逢,是李清照、赵明诚想都想不到的幸福。 但是,此时她却坐在船沿,双眉紧蹙,两脚抖动。精神恍惚之间,她好像看见水下有两条龙,迤逦相伴缥缈而去。 徐灿不觉掉泪,趁别人不注意,众身跃了出去,一头扎进了水里。 手下惊恐万分,手忙脚乱才把夫人救上了船。 “夫人!夫人!你怎么那么傻,陈家终于守得云开了,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徐灿已经无力反驳了。她只恨自己空有辛弃疾一样的词才,却无辛弃疾一样的男儿身,要不然就抄起家伙,反清复明去了! 非聪慧绝伦者,万万不能诗 和李清照一样,徐灿的家世也显赫得不得了: 她的父亲是明朝光禄丞,丈夫陈之遴是大学士,公公是顺天府巡抚。 不幸的人各有不幸,幸福的人都一样有才。 徐灿还是个闺女的时候,就住在苏州虎丘山附近。春天坐车赏花,秋天划船采莲,菊花开时插得满头芳香,登高作乐饮酒当歌。 由于家里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徐灿很小开始就学经史子集、诗词歌赋。 不仅如此,作为女人,她还要读班昭的《女诫》,学女德、女容、女言、女工,成为一个帝国时代合格的生育工具。 因此,徐灿不仅深得“朝闻道,夕死可乎”的儒家思想浸润,也深得“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女德熏陶。 学那么多,还得精通诗词,所以当时出一个女词人比出一个男词人难多了。 我以为你是一条龙 当时还是崇祯年间。少女时代的徐灿,连填词都不过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 “小雨做春愁,愁到眉边住。道是愁心春带来,春又来何处。”(《卜算子 春愁》 长到春心涌动的时节,少女徐灿希望得到一个男人。 徐父看着女儿也大了,也很想为她找个好归宿。大概是想得太入神了,他居然梦到了一条龙盘踞在自家花园的栏杆上。 第二天,天降大雨。家丁回报说徐家园林里睡了一个男人。 许父急急忙忙去看,男人惊醒,向许父解释: 他叫陈之遴,顺天府巡抚之子,原配夫人刚过世,自己到苏州散心。没想到突然下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