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经理如何写 18 年计划? 今日,大致则是 18 年开始事件的时期,一波元旦祝福,一波 18 年预测,最后再群体来一些 18 年计划,大致也就消磨掉岁末的阅读高峰,无需等待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跨年,毕竟,写作者也是人,那时也都想好好休息一下呢。 我本无意参加,奈何今年的元旦与生日重叠,又希望通过计划去激励自我的行为,所以还是得在今日写。 但是,个人的年度计划其实与他人无关,发出来大概没人关注,又不符合我最近所思考的写作思路——产品化写作,于是“另辟蹊径”,展示我想计划的思路,希望能给读者一点有用的东西。 最终计划 写 52 篇文章 学会把恋人当做独立个体,关怀对方的思考与想法 跑步 1000km 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出行一次(目的地未定) 问候所有远方值得珍惜的亲友 尝试并完成环岛骑行 住在”家”里 这是最终版计划,后续详细展示计划的细节和思考过程。 需求 初始需求:制定一个对 18 年生活有指导意义的计划; 进阶需求 可控性:对于年度计划,我不认为其如同段子里所说只是用来计划,那样毫无意义,所以制定的计划得结合自我认知,具备较高的可控性; 全面性:在最初的计划制定里,需要尽量考虑更多的方面,帮助建立自我生活品质的骨架; 难度:没有任何难度的计划不能起到指导的作用,而且完成过后也没有成就感,但同时难度不宜过高,得清楚计划只是为了指引; 延展性:全年计划不应该有短期可实现的目标,而是那种需要持续去完成的事情,可量化; 基础性: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上升到人生目标的分解。 选择 以下是之前我做的自我拆解: 自我拆解 18 年年度计划就应该由此来做选择: 父母:以健康为核心,快乐这个点保持每周的视频通话就算是目前的最大化努力,因为现实条件限制,不太能如何如何,而且他们的期待应该还是我能够更好; 亲人与朋友:我能且想做的事情,也就是给出自己的问候,但目前做得并不够,所以需要计划; 恋人:两个还在探究世界的人相互靠近,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何况是我们这样的情况,所以希望自己能够慢慢调整自我心态,把对方当成独立个体,并且深深记住:理解、沟通、信任、尊重。 同事:以事情为核心,无需计划; 陌生人:期待有更多美好的相遇,但是不可控,不列入计划; 微信好友:本质上关系属于上方诸多关系,不单列; 去乡野体验:时间节点未至,搁置; 西藏、草原、潜水:可能的目的地之一,出行一次; 骑行:厦门的环岛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