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你可以不善良,但不要欺负善良 芳华这部电影每个人看都有自己的解读,每一次观看的心情也不一样,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就会看到什么。我整理了一篇《芳华》你可以不善良,但不要欺负善良供大家欣赏! 我已经很久不去电影院,但是《芳华》预告出来后,我一直很期待。虽然冯导上部《我不是潘金莲》让人略感失望,但他仍是我最喜爱的导演之一。 因为没有合适的同伴,我是一个人去看的。看的时候几次要落泪。 我不喜爱写影评。在我内心里无论怎么欢欣愉悦愤慨恼怒,写评论时总会习惯性克制的波澜不惊,可能感情在观看时已经宣泄完,任我手写我心,却再也写不出当时的心情。 导演为了有矛盾冲突,设计出大家排挤小萍的原因,因为她土,没背景。这种孤立在生活中有很多,但电影中最残酷的就在于她被下放了,下放到了特别时期的战争中。当其他人都享受着青春,放声歌唱的时候,她和刘峰面对的是血肉横飞的战场。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没有。为什么要比别人过的更辛苦?因为善良?是的,命运从不会因为你善良而眷顾。 看影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你带着什么心,就会看到什么。有人在电影里看到了阶层,有人看到了青春,我看到了人性。我爸是那个年代的炮兵连长,差一点就上了战场。他看这个电影,感触更多的是战争的残酷和对牺牲战友的怀念。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关于这场战争这么具体的描绘,炮火连天,尸横遍野,残肢断臂。隔着屏幕,似乎都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 是的,我喜爱小萍,同情刘峰,因为他们是这场青春的牺牲者。当芳华已逝,留给他们的只有残缺的身体和破裂的心。他们怀着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却始终不被善待。所以,我同情所有努力生活却遭遇不公的人,被周围人排挤欺负却不会辩解的人。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 上五年级时,我从乡下转到了城里独自求学。到了陌生的环境,我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努力融入班级,给同学讲题,帮同学买东西。可是不管我怎么向她们示好,讨好她们,还是被她们取笑,每天被同桌挤得只能趴课桌边写字。女生都孤立我,没人和我玩。只有间或她们需要帮忙时才叫我:一一,过来。 这些情况老师都看到了,可是他们都像影片中的团长,选择性忽视。直到有一天我忍无可忍,和一个女生打架。她比我高半头,那天又无缘无故把我的书包和文具扔在了地上,然后挑衅地看着我,没有人帮我。我忽然怒了,抓起一盒粉笔朝她砸去。最后我俩扭成一团,滚在地上,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虽然批判了我俩,但是明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