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传》读后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制造为使命 《腾讯传》一书由吴晓波所著,以互联网的视角诠释了中国融入国际市场过程的曲折性与独特性。下面我带来的是《腾讯传》读后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制造为使命。 财经作家吴晓波对一家风华正茂的互联网样板企业以平和姿态、详实记录的传记方式所著的《腾讯传》,向读者展现了腾讯公司 1998 年至 20XX 年的进化过程。 腾讯一路走来,经历了坎坎坷坷、艰难曲折的三个阶段:创业(1998-20XX)——抓住一切机会生存;出击(20XX-20XX)——把用户的体验放在首位;巨头(20XX-20XX)——格局决定空间。她曾经开发的腾讯搜搜,腾讯拍拍,都以失败告终,在游戏领域,也是受到九城、盛大的压迫,连 QQ 本身,也受到过 MSN 的打击,艰难挺过来的腾讯还经历了“3Q 大战”。最近一次大危机是新浪微博推出后,腾讯也做了微博,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腾讯通过最初的移动梦网赚到了一笔钱,然后开发 QQ 币,推出 QQ 秀、QQ 空间、QQ 音乐和 QQ 游戏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盈利。再到张晓龙微信横空出世,统治了中国的社交网络,微信衍生出微商、自媒体、微信支付等等。20XX 年 11 月 11 日,腾讯创业 15 周年,马化腾首次提出了“连接一切”和“互联网+”的概念,这也是他作为公司的始创者、掌舵者,对于这家企业未来战略格局的浓缩表达。 腾讯的创业进展历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靠神仙皇帝”,“不找市长找市场”,不畏艰难险阻,不惧强手搏击,坚持战略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创新,不懈奋斗,在残酷激烈的群雄角逐中“杀出一条血路”,成就了一个强大企业,推动了互联网伟大事业。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是由企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企业一旦出生,就有它的责任,就决定了它在这个社会的生存定位和进展方式——必须不断制造价值,以回馈各利益相关方——对国家要纳税,对投资者要有利润,对劳动者要有薪酬,对各供应商要支付货物、劳务价款。这既是企业的主体责任,也是它的主要社会责任。在货币交换的游戏规则下,对企业唯一一个给钱者只有客户。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合格产品和优质服务是企业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生存和进展的不二法门。中建幕墙虽然是一个国有企业,同样只能是生存进展在市场,同样只有客户这个唯一的给钱者,同样必须遵循市场法则。市场不会因为你是国企,可以对你网开一面。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