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老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 开发区中心小学黄明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老师的价值取向定位在“讨论型”和“专家型”层面上,也就是说,现在的老师不是以前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就去上课的情况了。其基本素养要求就是: 1.老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新的知识经济条件下,课程教材的综合化、开放化,多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因此,老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而准备。 2.老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老师在教学中要开创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视野开阔,个性鲜亮。同时,从自身全部的教学实践和言论中,可以感觉到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 3.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学生当作一种“知识源”,并在教学活动多给学生一点赏识、表扬、肯定和信任,才能同学生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4.老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人们常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个老师德之昭昭,其业也昭昭。一些老师能让学生记住一辈子,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 5.老师要有可贵的创新精神。首先观念上应创新,变“少数学生撑门面”为面对全体进展,变“单向培育”为学生素养全面提高;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知识传播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对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制造。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位老师而喜爱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爱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老师。 有人给师生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即电路变压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 在这个电路变压器的关系中,老师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上,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老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在学生面前,他们是知识的权威。但是今日,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有些老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老师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