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不要让爱成为一种损害 《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由帕萃丝·埃文所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生活的日常,我们不能借爱的名义去控制他人的行为。下面我带来的是《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不要让爱成为一种损害。 《不要用爱控制我》是美国作家帕萃丝·埃文斯的力作,也是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力荐的一部著作。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是在蓝玫老师的《家校共育》课程上。最初看到这本书时我还有些不以为然,心想这么直白的题目,谁不知道啊!于是就没有准备这本书,只买了一本《家校之间有个娃》。可是,随着蓝玫老师的讲解,我发现我误解了这本书,很多的名词如“逆向联系”“逆向行为”等我都不理解是什么概念,于是就买了这本《不要用爱控制我》。 说实在话,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超过了以往看过的任何一本书籍。我一边看,一边观照自己和周围人的行为,真的让人有一种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的感觉。原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就成了那个控制别人的人或是被人控制的人! 还是先来看一个例子吧。 帕翠丝在书中说道:“当有人评价你时——好像他们就是你一样。注意,他们正在试图控制你……”她还说:“人们评价我们实际上是在假装知道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在对我们的精神边界进行攻击。假如接受这些攻击,我们会临时迷失自我,屈服于别人的控制。” 书中的一个小故事足以说明让别人的评价主宰我们的生活,我们将会面临多么严重的后果:有一位女士,信任她的丈夫十分爱她,只有他才最了解自己。虽然她很聪慧,并且具有歌唱家天赋,但是,因为受丈夫对她看法的影响,她认为自己“不聪慧”,并且有一副“不出众”的嗓子。这位女士 20 岁结婚,60 岁时成了寡妇。在她身为寡妇的余生,通过种种信息,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但为时已晚,她不但为失去丈夫难过,还为失去自己“另一个生命”悲伤。假如她不信任丈夫是因为爱她,才对她如此评价,她就会过上另外一种生活。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或者说别人的攻击),防止它们对我们造成损害呢?其实,只要明白了,让别人的评价取代自我的评价会丧失自我,就不难作出正确的行动。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小时候,明明吃不下饭菜了,可父母却还会要求:你没饱呢,你得再吃一点;其实只想简简单单的买一个电子阅读器看书,可爱人却认为你一点也不懂电子产品行情,受到了厂商的蒙骗……通常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会辩解:“不不不,我不是故意不吃,我是……”或者“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