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_第1页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_第2页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_第3页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日前,随着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的深化开展,施工建筑企业为突显“科学进展,安全进展”的活动主题,下发了不少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管理制度。但在与项目一线施工人员沟通沟通时,笔者却发现他们往往对此不以为然。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假如在施工管理中,安全生产行为的控制得不到一线施工人员的理解和遵守,那么安全管理就会陷入“要我安全”的被动状态,安全管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真正落实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让员工形成“我要安全”的意识?作者认为这需要企业管理层与一线员工共同努力。从企业管理角度而言,“要我安全”是企业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安全,对施工人员在作业中发出的约束控制信息;从个体施工出发,“我要安全”是施工个体因产生安全生产的动机,主观能动地实现安全生产。内外结合,相辅相成,施工安全管理才会务“实”不务“虚”。作为企业管理层,首先应当尊重人性。实际上,没有人是没有人与安全过不去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发起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安全需求归为人的五大需求之一,这包括人在施工劳动这一特定环境中,伴随劳动过程,对施工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人际交往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与安全意识。所以企业管理层应当坚持从人的安全心理出发,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人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动,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使教育和心理形成共鸣,强化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我要安全”的强烈倾向。次之,要着眼于员工的安全心理教育。行为产生之前有行为动机的推动,而人的安全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根源。“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归根结底,“要我安全”的被动状态是一线施工人员的不理解或者抵触心理造成的,是企业管理层与一线员工的不合理互动造成的。因而,企业管理层除了对劳动施工中的安全心理、职业安全心理有所了解之外,还应当考虑到对安全群体心理、安全组织心理等现象的总结,通过到施工场地实地考察和了解,发现群体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隐患,用具体事实抓住人心,使产生安全教育深化人心。最后,强抓常规教育。对于项目新人员,要首先打下安全“预防针”,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给他们留下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的烙印;关注并搜集新近时期中国铁建系统内的典型安全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效应,影响、激励他们;做好标语、制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阳光书坊+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阳光书坊,传播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