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牢”莫待“亡羊”后——抓安全重在提前预防“亡羊补牢”比方出了事故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日后再受损失。“亡羊补牢”固然值得肯定,但对于一切亡羊现象,当然不仅要亡羊补牢,更应该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安全是伴随于人类进化和进展过程当中古老而又具备普遍意义的命题,也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这是由煤炭企业的生产性质所决定的。常读《中国煤炭报》的同志应该记得这样一个现象:每开采百万吨煤炭,中国的平均死亡人数约为 10 人,俄罗斯约为 0.66 人,美国约为 0.038 人。可见,我国的煤炭生产安全形势是非常严峻的。翻开矿井事故的档案,不难发现当中的根由,来自集团公司的统计表明,发生的所有伤、亡之事故,都是由于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对简单的安全技能知之甚少,存有侥幸心理,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这些带血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能自欺欺人的在铺满火药的鲜花草坪上过那侥幸的生活,如何能避开“亡羊”之痛?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牢记“前车之鉴”,莫待“亡羊”后再想“补牢” 一直以来,集团公司推行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把员工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作为员工我们一定要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我矿是新建矿井,存在着众多制约安全生产的因素,比如基础相对薄弱、矿井先天不足、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员工结构队伍复杂等因素。领导重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夯实基础是安全生产的保证,现场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首要着力点,监督到位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提前预防是安全生产的最重要条件。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五项原则,夯实质量标准化和安全教育培训两个基础,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文化,狠抓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及时消除物的不安全情况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今年我厂发生的刘思佳事故,每每想起总让我们扼腕叹息,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变的残缺。糊涂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别人换取教训,聪慧人用别人的鲜血和生命为自己做教训,幸福人用自己的平安和健康为家庭增添欢乐,光荣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企业增效益。同志们,要做那一种人千万要三思! 窃以为,营造一个牢固的羊圈是养羊的首要前提。因此,即使“亡羊”事件不发生,补牢羊圈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现实中常见的现象却是“亡羊”后再想“补牢”,井塌了,人亡了,才大张旗鼓的开始矿井整顿。对此类“亡羊”之后的“补牢”之举,虽然说“犹未为晚”但毕竟已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对于我们煤炭企业更是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