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的评价说明1 设置原因事故是多种因素激发的结果。避开操作者违章操作,必须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加强对现场监督检查的力度,才能控制事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当中,无论是人的操作行为、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程度或作业环境的状态,都是常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是企业综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行之有效的办法,控制事故的发生的有效措施。2 项目内容2.1 现场违章操作率 评价过程当中发现违章人次数占接触工人数的比率。2.2 防护用品穿戴不合格率 评价中发现生产区域中违反企业劳保用品发放、穿戴规定的人数与接触员工数的比率。2.3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操作人数占抽查特种作业人员总数的比率。2.4 隐患整改率 企业和上级部门开展各项安全检查活动中查出的安全事故隐患数与已完成整改的安全事故隐患数比率。3 评价方法3.1 文本资料3.1.1 现场违章操作:查阅企业制订的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章程。3.1.2 防护用品穿戴;查企业劳保用品管理标准(或制度)和发放标准。3.1.3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查特种作业人员名单与经劳动部门培训、复训取证的台帐是否相符(设备操作证视为无效)。3.1.4 隐患整改:查隐患整改台帐与隐患整改通知单原始凭证是否一致。3.2 现场(或执行记录)违章行为详见附录四“操作现场违章表现范围”。防护用品穿戴根据企业劳动用品管理标准(制度)和发放标准确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一般应随身带着,如有特别情况放在临近的工具箱内及时取出也可视为持证,但仅有设备操作证视为无证上岗。隐患整改根据整改台帐已完成的整改项目到现场核实确定。应该指出:现场监督检查在评审过程当中不单纯是综合管理评审组评价的任务,还要收集汇总其他专业组在评审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4 计分方法本指标应得分为 35 分。4.1 现场违章操作率,目标值为 0,应得分为 10 分,超 1%扣 2分,扣完为止。4.2 防护用品穿戴不合格率,目标值为 5%,应得分为 8 分,超 1%扣 2 分,扣完为止。4.3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目标值为 100%,应得分为 7 分,少 1%扣 2 分,少 3%扣全分。4.4 隐患整改率,目标值为 95%,应得分为 10 分,少 10%扣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