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葡聚糖酶制糖工业论文 1 α-葡聚糖酶的讨论 1.1组成型 α-葡聚糖酶工程菌的构建及表达讨论 梁达奉等克隆了朱黄青霉(PenicilliumminioluteumHI-4)的 α-葡聚糖酶基因dex,构建组成型表达载体pGAPZ α A-dex;还以毕赤酵母KM71H为受体菌构建了组成型表达 α-葡聚糖酶的毕赤酵母工程菌KM71H/pGAPZ α A-dex。他们的讨论结果显示,摇瓶发酵120h,α-葡聚糖酶酶活达到60.4U/mL。且该菌种培育方法简单,遗传特性稳定,在发酵过程中无需诱导,避开了甲醇的使用,这不但提高了安全性,还降低了成本,为大规模工业生产 α-葡聚糖酶打下基础。 1.2酶学性质及其稳定性讨论 黎志德等讨论了KM71H/pGAPZ α A-dex所产 α-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α-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50;酶的储存稳定性较好,pH值在4.5~5.0时 α-葡聚糖酶较稳定,4℃保存,半衰期约为35d。他们发现:采纳葡萄糖作保护剂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酶活损失,以蔗糖作为保护剂时,在室温下酶活基本没有损失;α-葡聚糖酶在pH值5.5时,温度4~25℃保存150h,相对酶活仍有90%以上;但是当贮存温度超过30℃,酶活在较短时间明显下降,且温度越高,酶活下降速度越快;α-葡聚糖酶在pH值4~6,4℃下保存一周,相对酶活仍有80%以上;α-葡聚糖酶液中添加甘油浓度达到30%时,室温下保存56d,相对酶活仍有80%以上。 1.3分离纯化讨论 黎志德等讨论了 α-葡聚糖酶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并从中寻找该双水相体系中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他们以两相比酶活、蛋白浓度、比活力以及萃取率为参数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分子量的PEG、不同的PEG浓度以及不同(NH4)2SO4浓度下对酶分配行为的影响发现,α-葡聚糖酶在质量分数13%的PEG4000以及13%的(NH4)2SO4双水相系统中,可以获得较高的比活力(2364.97U/mg)以及萃取率(99.94%)。 1.4制糖生产中添加 α-葡聚糖酶的工艺条件讨论 岑成福等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建立回归模型,得到 α-葡聚糖酶催化水解蔗汁中 α-葡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酶剂量0.05U/mL蔗汁、pH值5.3、反应时间15min、反应温度51℃。在该条件下使用 α-葡聚糖酶可将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