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教学在骨科实习教学的作用 分别从骨科并发症,骨折治疗,关节韧带损伤入手。具体操作:① 实习前一周提供基于现实的临床病例,并提出 1~2个主要问题;② 提供可供学生查阅的骨科文献目录,网站及检索方法。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资料,并总结制作幻灯;③带教老师床边引导学生进行查体,病例汇报,老师再次重申关于病例中所包含的问题;④ 当日进行分组讨论,并选出 1 名同学做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共同参加,最后学生总结;⑤ 指导老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精讲。 评价指标统一命题考试:在出科时对两组进行统一命题考试,统一阅卷。试题基础知识占 60%,病例分析占 40%。参照 washington 医科大学 PBL 学生评价体系对两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纳t 检验,计数资料采纳 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教学效果:学生对临床实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能够根据不同病例提出的问题自觉的查阅资料,分析,积极讨论分工合作,学习气氛热烈,学习主动性显著提高。两组考试成绩比较,基础知识并未见显著性差异,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明显高于对比组。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实习中,能够明显处于一个实习医师的主导地位,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较高,在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比组但实验组学生也明显感觉到学习时间不足学习压力较大,学习内容的完整性、连贯性欠佳。 PBL 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创立,这种教学模式是把学习的过程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真实问题的情景中,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来解决该问题的教学模式[2]。学习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学生因此构建起扎实而宽厚的知识基础,并能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培育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目前 PBL教学模式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针对医学生,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众多讨论表明PBL 教学模式在注重培育医学生临床思维、强调有用性知识的传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科 学 评 估 教 学 效 果 方 面 十 分 有 效[3]。骨科作为临床实习的重点科室,从学科本身而言,拥有大量的典型病例资料而且基于现实,同时还有 X 片,cT、mRI 等丰富的影像学资料,非常适于开展 P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