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V 机制应用于信息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MRV 是监测、报告、核查的衣意思,这个机制应用于各行各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你有什么感悟?下面我带来的是 MRV 机制应用于信息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MRV 是碳排放监测(monitoring)、报告(reporting)和核查(verification)的过程机制。监测指确定计量的排放边界、种类和水平,报告是对排放的核算与结果输出的过程,核查是对监测和报告的检查、取证和确认的过程。控排企业根据健全缜密的 MRV 流程进行操作,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碳排放量和强度,完成控排企业的配额履约。 根据国家 MRV 机制要求,结合自身碳排放管理需求,采纳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系统中自动实现控排企业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核查和统计等功能。MRV 作为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支撑和主干骨架,需要与信息化手段进行深度融合和创新。 MRV 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是一个较为新兴的技术和管理创新,需要一个反复推敲、验证和完善的过程,在与新技术手段交融的摩擦碰撞中有如下体会: 1、 确定碳资产管理需求 假如把信息化建设比方为培育一颗大树,那么到底要怎么管理碳,就是这颗大树的根,是必须把握的根本。 通过充分的前期调研,设计碳资产管理需求,按目标分为满足碳排放核算与履约的基本管理需求,以及为实现碳资产交易增值服务的高目标管理需求。 2、 开放灵活的模块设计要求 在 MRV 机制存在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的情况下,如何把握 MRV 制度建设的基本脉络和精髓,制定适用性强、灵活可调和可拓展的系统模块,是决定这颗大树是否茁壮成长的树干网络,应将碳资产管理需求落实到功能模块。 MRV 机制中较为明确的部分设计为基础模块,不确定性的部分设计为可以自由组合的小模块或功能组件,以便随时调用组合和修改。 3、 数据采集与报告方面 这部分是这颗大树的绿叶,是将需求落实到可操作性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难点。 首先碳排放监测最重要的环节是数据的采集,需要综合考虑并协调各方面因素来设计,包括碳资产管理需求目标、基础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兼容程度、各方的工作量和难度即可行性、以及 MRV 政策要求。假如碳资产管理目标较高,基础数据库建设较完善,建议采纳高频率多指标多维度的自动抓取方式。但大部分集团已有的数据报送系统不适用采集要求。假如采纳人工填报,则填报模版的设计成为重点,极大的考验大型集团的管理能力。 在报告方面,目前国家和各省份均有不同的数据报送系统,年度报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