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 管理九大原则【原文】1、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2、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3、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4、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以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5、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6、员工必须参加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7、安全事故隐患必须及时进行整改。8、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上报、分析和处理。9、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条文解释】1、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 〖条文解释〗良好的 HSE 表现是企业取得卓越业绩、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坚强基石和持续动力。HSE 工作首先要做到预防为主、源头控制,即在战略规划、项目投资和生产经营等相关事务的决策时,同时考虑、评估潜在的 HSE 风险,配套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优先保障 HSE 条件,做到安全进展、清洁进展。2、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 〖条文解释〗员工应承诺遵守安全规章管理制度,接受安全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具备良好的安全表现是企业聘用员工的必要条件。企业应充分考察员工的安全意识、技能和历史表现,不得聘用不合格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应强化安全大局观,提高自身安全素养,仔细履行岗位安全职责,不断改善个人安全表现。3、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 〖条文解释〗接受岗位 HSE 培训是员工的基本权利,也是企业HSE 工作的重要责任。企业应持续对员工进行 HSE 培训和再培训,确保员工掌握相关 HSE 知识和技能,培育员工良好的 HSE 意识和行为。所有员工都应当主动接受 HSE 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质后方可上岗作业。4、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以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 〖条文解释〗HSE 职责是岗位职责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各级管理者是管辖区域或业务范围以内 HSE 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应该积极履行职能范围以内的 HSE 职责,制定 HSE 目标,提供相应资源,健全 HSE 制度并强化执行,持续提升 HSE 绩效水平。5、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 〖条文解释〗开展现场检查、体系内审、管理评审是持续改善HSE 表现的有效方法,也是展现有感领导的有效途径。各级管理者应自我表率,积极主动参加现场检查、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了解 HSE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并改善 HSE 管理薄弱环节,推动 HSE 管理持续改善。6、员工必须参加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条文解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是一切 HSE 工作的基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