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技术应用烟草农业论文 1GIS 的基本原理及进展历程 GIS 是由地理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与组织机构等组成,主要以采集和存储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并加以分析、显示和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其主要涉及空间位置、模式模型、变化趋势等功能。GIS 技术起始于 20 世纪 60年代,进展成熟于七八十年代,由偏重于空间数据的处理,转向自然资源开发、国土规划及生态保护等领域。90 年代以来,随着 GIS 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成熟,广泛应用在于环境资源保护、农业生产、灾害预测和政府管理等领域。1978 年,国内学者开始对地统计学的讨论,特别是近年来地统计学与 GIS 的结合是国内外学者讨论农田精准施肥的热点,GIS 作为功能性的空间技术被应用于农业管理和农业分析科学讨论中,主要应用于精准施肥、作物产值评估、病虫害预测和专家决策系统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进展。 2 地理信息系统在烟草农业领域的应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逐渐将 GIS 应用在烟草农业领域,主要应用于农业气候与烟草种植区划、植烟土壤适宜性评价、烟草病虫害预测及评估和变量施肥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一些讨论成果直接应用于烟草农业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 对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管理及应用 2.1.1 植烟土壤适宜性评价。土壤是一个具有空间变异的系统,经典统计学不能反映养分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植烟土壤是优质烤烟生产的基础,对烟叶品质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及烟草养分吸收规律的讨论,可为实现植烟土壤适宜性的评价奠定基础。陈海生等利用 GIS 技术,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对烤烟种植区各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绘制了土壤肥力评价图,建立了河南省南阳市烤烟土壤肥力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徐大兵等以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恩施城郊和利川柏杨基地单元新整治区域的土壤属性和速效养分为讨论对象,在 GIS 平台的基础上,采纳模糊数学法对新整治区域的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进行了评价。汪璇等对重庆黔江烟区土壤的速效养分和 pH 等 6 种主要植烟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土壤养分要素与各地形因子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在 GIS 的平台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丘陵山区的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确立了黔江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指数空间分布。 2.1.2 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讨论。土壤养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