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FDI对外贸隐藏碳排放的作用

FDI对外贸隐藏碳排放的作用_第1页
FDI对外贸隐藏碳排放的作用_第2页
FDI对外贸隐藏碳排放的作用_第3页
FDI 对外贸隐藏碳排放的作用 1 引言 20XX 年,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 2025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比 20XX 年下降 40%~45%,自对外承诺以来,中国面临来自国内碳减排与国际碳减排转移的双重压力,基于消费视角的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清楚认识国际碳减排转移的外部压力与应对策略。国际贸易隐含碳的讨论领域属于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一个分支,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度方面。国外 最 早 运 用 投 入 产 出 法 进 行 测 算 的 是machado 对 20 世纪 90 年代巴西对外贸易隐含碳的实证分析,讨论发现,截止 1995 年,巴西为隐含碳的净出口国,且单位美元出口隐含碳的排放比单位美元进口高出 56%。随后,投入产出法在不同国家或区域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度方面得以广泛运用:Ahmad 等对 oEcD 国家、mongelli 对意大利以及 maenpaa 等对芬兰的测算等。近几年的讨论重心转向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隐含碳排放方面,Davis 等对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之间、Xianbing对中日间、yinghua 及 Huibin 等对中美之间贸易隐含碳变化趋势的测算。生命周期评价法(LcA)是另一种测度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特定商品的量化评估,而大规模的测算应采纳投入产出法。国内运用投入产出法对对外贸易隐含碳的讨论起步较晚,最早的文献追溯到马涛和陈家宽对 1994年-20XX 年中国工业进出口产品的污染密集度进行核算。随后代表性的文献有齐晔等估算了 1997 年-20XX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闫云凤等对 1997 年-20XX 年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衡量了出口量、出口结构、排放强度对隐含碳排放增长的影响;王媛等采纳平均 D 氏指数分解法进行了隐含碳排放结构分解分析。而涉及 FDI 对碳减排影响的文献主要在 FDI 对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方面,成果集中在最近两年,自赵晓莉等首次从 FDI 对东道国低碳经济进展双重作用的角度展开了定性分析后,随之展开的讨论由于样本选取与实证方法的不同,各讨论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持环境负效应观点的有牛海霞等、刘华军等认为FDI 通过规模效应或结构效应促进了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持环境正效应观点的有宋德勇等、谢文武等认为 FDI 能明显减少中国碳排放,与上述讨论不同,持折衷观点的有邹麒等认为当期外商直接投资会恶化中国碳环境,而其滞后项的碳排放效应呈现清洁作用。综观上述讨论文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办公文档专营+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量办公文档,欢迎选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