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体会 近年来,c 语言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得到了迅速地推广使用。c 语言进展如此迅速,而且成为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主要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功能。许多著名的系统软件,如 DBASEⅢPLUS、DBASEⅣ 都是由 c 语言编写的。用 c 语言加上一些汇编语言子程序,就更能显示 c 语言的优势了,如PcDoS、woRDSTAR 等就是用这种方法编写的。c 语言具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并引入了指针概念,可使程序效率更高。另外 c 语言也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支持多种显示器和驱动器。而且计算功能、逻辑推断功能也比较强大,可以实现决策目的。 目前,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中,也常常用 c 语言程序说明其过程和算法。因此,《c 语言程序设计》已经成了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自开设计算机专业以来,各地电大也把《c 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下面就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实例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 c 语言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多下功夫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讲清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可通过许多具体有趣的实例,如“兔子问题”、“水仙花数”、“竞赛记分”等来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利用板书、、程序演示等手段,做好师生互动使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解题思路和算法当作授课的重点,从而让学生明白如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培育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正确思维模式。 二、注重上机教学,通过程序调试加强容易被忽视细节的教学 c 语言虽然说与自然语言和教学语言十分接近,但在实际中却存在着许多“细小”的却又十分严格的差异。由于它的细小,常常不能引起注意而被忽略。如表达式、函数、变量、分隔符等,学员在学习中,常常因重视不够不能正确理解或没有形成较深印象,造成程序设计时不能正确使用或习惯地用数学方法代之。 因此,老师在讲授 c 语言课程时,不能忽视实践课的教学,尤其是学生上机辅导课的教学。很多老师认为,上机辅导课就是让学生自由练习,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实际上这种教学辅导方式是不合理的。上机辅导课中老师一方面应反复强调 c语言的“书写格式自由但一点不能差”的特点,另一方面应视具体情况通过演示程序调试的方法加强容易被忽视细节的教学。 如程序: #include voidmain { inta=1 printf; } 编 译 时 出 现 以 下 问题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