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周年校庆征文:我的父亲 周年校庆是很多学校都会举办的活动,还会邀请优秀学生来学校进行演讲,还会有歌舞表演活动,同时也会有征文活动,你写好征文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 70周年校庆征文:我的父亲,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我的父亲牛寿君(1914 一 1971),自1931 年在县抗日高小学习时,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萌生了革命的理想,至 1934 年间,常常参加各种进步学生活动,并和刘铁之(冀南行署秘书长,1942 年在太行山的一次战役中英勇牺牲,年仅 20 多岁)一起闹学潮,积极投身爱国主义运动。1937年腊月,在刘铁之的感召下,参加了八路军东进游击纵队。1938 年 6 月,怀着抗日救国的赤诚之心,克服了重重困难,辗转到革命圣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 10 月,抗大毕业后回到冀南军区做民运工作。当时,冀南军区受日伪军围困,国民党石友三部队又不断制造摩擦,斗争环境错综复杂,为使冀南军区站稳脚跟继续扩充八路军力量,父亲带领一个扩军小组,在新一区(大名,邱县一带)逐县宣传指导,出色地完成了扩军任务,曾多次受到陈再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的表彰。1941 年,父亲独自一人到遭到敌人破坏的南和县开展工作。 1942 年,“四二九”前后,清河环境恶化,一片白色恐怖,抗日组织被破坏殆尽。他主动请求回清河工作,配合县委重建政权。他分工负责县武装科工作并兼任第七区区长。同年 8 月任清河县武委会第一任主任。11 月 9 日在华家那战斗中,县武委会及其他武装人员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防守村东南阵地,打退日伪军十几次进攻,夜间父亲和其他武委会成员为主力部队带路,顺利冲出敌人的包围,使华家那战斗取得了胜利。 父亲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在 1943 年太行整风和 1948 年“搬石头”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他坚持原则,信任党,信任组织,坚决不做假证,不说违心的话,赢得了人们的敬重。1948 年 12 月,以夏津军分区武装科科长身份率领夏津军分区部队及地方民兵 500 余人参加平津战役。北京和平解放后(随部队)接管北平邮政总局,任军管会主任。 父亲在长期的革命战争艰苦环境中积劳成疾,因身体原因于 1949 年 6 月调回清河工作。先后任县武装部长、清河县常委兼县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县长任主任)、清河中学校长等职。在任校长的近 10 年间,清河中学校风清正,高中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全省、全区名列前茅。父亲一生从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