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位中小学校长两会“教案”来了 2025 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教育话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家校共育如何达成共识?缓解作业焦虑关键何在?如何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聚焦基础教育热点话题,一起来听听 6 位中小学校长怎么说: 家校共育达共识,互相补位不缺位,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定要求。只有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真正协调统一起来,才能让孩子欢乐成长。建议鼓舞中小学创设亲子特色校本课程,组织力量调研我国中小学亲子特色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创设亲子特色校本课程的鼓舞性政策,推动形成以亲子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家校共育的社会舆论氛围。 建议由政府部门制定指导意见,推动中小学构建亲子教育资源平台,汇合不同行业、适合学校课程进展需求的专家型家长,依托亲子教育资源平台,推动家长以专业理解为支点,以亲子教育为杠杆,与老师一起“撬动”家校合作专业化进程,为学生健康欢乐成长插上家校共育的翅膀。 老师布置的作业须适度,而且要有较强的针对性。鉴于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布置作业应当有一定的层次区分。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帮助学生去答疑,而不是依赖家长。 家长也可以坐下来跟孩子谈一谈,了解作业出现困难的原因。孩子写作业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看看孩子的思路是否有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孩子。或者,也可以用励志的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孩子克服难关。 进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要着眼于城乡一体化,而质量就是教学质量和人才培育质量。这两个关键点的交集,就是老师队伍建设。因此,乡村老师队伍建设会成为未来城乡一体化教育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赞同利用“互联网+教育”来弥补城乡之间存在的教育不均衡现象。乡村老师和乡村学校可基于本地区特色,进展本土课程,并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城市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城市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实现城乡教育协同进展。 同时也不能完全用网络课程或视频课来替代乡村学校学生的常规化教学,因为教育教学是需要人与人、面对面进行沟通和互动的。 校外培训机构大量采纳应试教育教学方式,超前赶进度、超纲加难度、提分靠“刷题”,严重违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进展规律。 加快落实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压实部门责任,更要牵头健全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应联合民政、公安等部门,加大排查清理取缔在职老师参加居家型培训机构的力度,还要联合人社部门及各中小学力量,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