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镇小学暑期师德培训讲稿材料 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师德师风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善于培育学生的良好品行和创新精神,促进全面进展。下面是我带来的 20XX 镇小学暑期师德培训讲稿材料【2 篇】,你觉得是这样嘛? 1. 08 师德法律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要求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养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育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进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在古代汉语中,“教”和“育”是分开的,所谓“教”指的是“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则是指“养子使之作善也”。从义理上分析,“教”所强调的是技术、技艺的获得,所指向的物质世界, “育”所注重的是价值引导、心智的启迪、精神的架构,所指向的是意义世界。现代著名教育家竺可桢说过:教者,传授知识也;育者,培育思想品德也。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一、教书育人是老师的神圣职责 1、教书育人涵义,是指老师要根据社会进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进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育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进展的“四有”新人。 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人。雅斯贝尔斯说:“将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这种教育是没有灵魂的。” 老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育真正的人,培育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假如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假如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具体落实在老师职业行为上就是通过老师的劳动培育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人的全面进展。 因此,老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一种职业。老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这一职责可以更集中地概括为“教书育人”。 3、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养教育。素养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进展的需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