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的改变:不要怀疑 你要信任生活总会慢慢好起来 看到一些书单,标题是“改变我的xxx”,对此我大多一笑而过。至于“彻底改变我的 xxx”,我想到底是这书有多厉害还是您有多 low,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不假,可是就凭几本书怎么做到?知道的越多才越知道自己的无知。说到彻底的改变,我想谈谈自己,因为我觉得我比很多人有资格去谈。 何为改变? 20XX 的改变对我生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 20XX,我终于有勇气说自己是一名大学生了。 即使说这话时仍是鼓足勇气。 01 我不是今年刚经历高考入学的大一新生,我目前是大三,刚来到一座新的城市踏入新的校园的大三“新生”。 看到这可能有的朋友懂,但大多数一头雾水,容我解释一下: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里,对于高等院校和大学生的定义后通常还有一个括号或者及的小尾巴。 专科院校和大专生。 我就是这个小尾巴,一名大专生。 帝都地铁四号线“谁先下车谁就输”的段子,各大高校的排名,留学 985 211 一本 二本 三本的“卑视链”,这些都与我无关。 大专生和大学生,专科生和本科生的差别,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比如求职应聘,比如学校规模,比如生活中和同学朋友聚会别人不经意一句“在哪里上学”,再比如在父母身上。 记得上大专的三年里,当别人问起父亲我在哪里读书时,父亲都是一笑带过,“那个那个就那个学校嘛”模糊不清的的回答。 有一次在亲戚面前,我目睹了这一幕,父亲尴尬的打着哈哈,嘴角硬撑出来的笑容是那样的僵硬。 以往的倔强,个性,张扬,自我,在这一刻变成了羞愧和内疚。 父亲知道我是一个内心敏感的人,不知是天生还是从小读书多也可能是二者兼有,外表温柔的我内在却恰恰相反。为了给我减压,父亲常用身边的例子来安慰我,大多都是谁家孩子 xx 本科生也就那样嘛。 道理是这样不假,可生活不是简单的道理,道理的正确和实践的正确并不矛盾,二者都是正确的,假如二选一往往也是实践战胜道理。 伟大的马克思早已预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央视著名栏目的口号,用事实说话。 当我专升本考试通过,父亲素日不苟言笑的脸难得漏出了笑容,是那样的快乐,快乐的有点无所顾忌,快乐的有些失去身为父辈的威严。 他是真的快乐。 在我的记忆里自打 14 年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个夜晚,三年里父亲从未如此快乐过。 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有些长大了。 02 人们调侃当下的中国没有阶级固化,因为向下的通道永远是打开的。 对一个专科生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