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沟通材料 易地扶贫搬迁作是脱贫致富工作中重要的举措,所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作重要至关重要,下面是我带来的 20XX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沟通材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系统谋划,长远布局,坚持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在高标准完成易地搬迁脱贫安置点建设的基础上,工作重点逐步向后续产业配套、社区管理等方面转移,努力做好搬迁群众的安居工作。下面我将主要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卢氏县西北部深山区,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辖 17 个行政村,130 个居民组,全乡共有贫困户 999 户 3182人,易地搬迁 578 户 1956 人。潘河乡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共占地亩,其中一期工程(20XX 年安置点)规划新建 6 栋 5 层住宅楼 150 套,二期工程(20XX 年安置点)新建一栋 3 层住宅楼 39 套。 二、完善配套设施 根据群众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已实现安置点“五通(水、电、路、电视、网络)、六有(有学校、公厕、文化广场、便民超市、垃圾中转站、标准化卫生室)、七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社区绿化、环境洁化、容貌美化、污水净化、垃圾无害化)”全覆盖,目前,贫困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 三、强化社区服务 为了使搬迁群众能安稳入住,今年 3 月份,成立了**家园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包括办公室、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中心、警务室等,配备 5 名保安人员和 6名保洁员,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同时,实行量化考核的方式,对保安人员和保洁员进行管理,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创新社区管理 深化推动“新时代、新房子、新气象、新作为、新家园”活动,促进了搬迁群众和谐融入潘河家园。在社区管委会的组织下,开展“文明诚信家庭争创”活动,并将评选结果在社区进行表彰和公示,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同时,每月党员活动日组织社区 9 名党员参加学习,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强化群众感恩意识。 五、强化产业配套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我们与金海公司、信念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在安置点200 米处建成食用菌大棚 22 个、蔬菜大棚15 个,在距离搬迁点 3 公里的上川村建成占地 70 亩的食用菌大棚基地 1 个,目前 55个大棚已经投入生产,在距离搬迁点 3 公里的前河村任家组建设食用菌大棚 57 个,估计 11 月底可全面建成,搬迁群众足不出乡便可就业,实现了安置点产业保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