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的月度个人总结报告 他们会真正地开始追求幸福,去自我实现、寻找归属感、更自尊自爱。甚至乎,我们也会开始向这种追求转变。下面是我带来的 20XX 年的月度个人总结报告,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今年年头,我竟开始思考:在这个时代,什么能力才是最重要?甚至,应该培育我们的下一代拥有何种能力,才最合适? 是影响力?战斗力?共情能力?自省能力?沟通力?还是赚钱能力?…… 那天无意看了古典老师的一篇文章,是关于未来 30 年的世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1 金钱和地位决定幸福指数? 之所以选在 7 月份的个人总结写这样深刻的话题,是因为我在前天参加tutorabc 在线英语沟通时,一个话题引起了我情绪的波动。 其中一道讨论题 讨论题是:我们挣多少钱和所处职位定义了我们是什么人,并且,能决定我们的生活有多快乐。你同意吗? 我的临时同学首先作答,他表示同意,因为金钱意味着一切,它能令生活变得更容易,有多少钱就能有多快乐。 我听了这个作答后,感到震惊,我主动问了这位临时同学多少岁,他说45,然后我理解了。(事后我认为自己这样做不太妥当,因为这会令我往对人不对事的方向走) 随后我给了我的答案: 不同意。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定义自己是谁,并不是靠外在的金钱或者所处的社会地位来衡量。金钱和地位更加不能决定我们的幸福感。在多数情况下,富裕和身处高位的人并不会感到更幸福,因为他们会越发欲求不满,渴望得到更多。反而能珍惜当下,能怀着感恩之心的人,会更感到幸福。这跟财宝多寡与地位毫无关系。 2 让心里那个最好的自己走出来 假如我们单纯认为,拥有更多的财宝和权利,就会令自己更快乐、就能令下一代过的更好,好可能会在得到之后发现自己错了。 因为在追逐名利的时候,我们仿佛变成了社会机器的螺丝钉,注意力都在外部,忽略内心的声音,忽视内心的真正渴求。失去了与内部的连接、与情感的连接、与关系的连接。徒有虚壳,明显无法令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 一个事实是,随着经济飞速进展,大部分人的幸福感不再会随着收入的增高而上升了。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现象发现,3000 美金是一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界限,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挣脱了贫困,开始过得小康和幸福,所以中国大概是 20XX 年的时候过了小康。 八千美金也是经济学上公认的一个拐点,在这个点之后,幸福和经济收益没有显著的正相关。 也就是说再过一两年我们不管怎么挣钱,都不会过得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