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参加历史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这一次听取了高考备考主题经验沟通,明白了高考复习中,一定要抓紧知识的主干,要适当的选择史料,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处理,完成对于它的思考,下面是我带来的 20XX 参加历史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有兴趣的快来看一看吧。 黑龙江省重点高中五校联盟主题研讨会在**一中这个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里拉开帷幕。我校组织各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了这次活动。上午是听课观摩,下午是评课和备考经验沟通。一天的行程满满的,虽然累却收获很大。 **一中**老师和**实验中学**老师分别给我们呈现了《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和《明清社会之城市经济进展与局限》两节精彩的展示课。下午又参加了评课研讨,听取了五校的备考经验沟通,让我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一、听两节课体会 本次出课的主题围绕“关注核心素养,提高备考实效”。两位老师的课分别体现出了各自的教学特色,同时关注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并且明确指向高考,深化讨论高考,所以在他们的课堂上就明确体现出了这种指向性。 **老师的课我听过两次,每次都让我印象深刻,给自己很大的启发。这次是二轮复习中的“中国古代明清时期”这一阶段特征,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做得很好:1、关注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能力的提升。每一部分知识梳理记忆后,用题来考查掌握情况,并将高考题适当修改,降低一下知识难度,又体现高考指向,体现二轮复习的基本特点。2、采纳不同的方式落实基础知识。比如说既有知识表格填空,又有自编的知识改错。我对她的知识改错印象比较深刻,很好的落实基础,又突出了学生的易错部分。3、层层深化,由浅入深。我觉得**老师做的特别好的地方就是她了解学生情况,“备学生”做的特别好,因为充分了解学生,所以提示学生划出关键词与句、关注答题角度、注意法律规范答题语言,整堂课既有难度提升又有方法指导。4、创新课堂,微课引入。**老师将中国古代“康乾时期”做了一段微课,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很体现老师的知识面,也扩充了课堂容量,学生短时间内形象地了解了这段历史。5、语言洁净利落,没有一句废话,体现了一位专业历史老师的学科素养之优秀。 第二位是**实验中学的**老师,她实行了小切口、大视角,关注高考热点的方式引入二轮复习中国明清时期的城市。大量材料的引入体现了一位历史老师阅读量、知识面的宽广。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更像一节三轮复习课,二轮课的特征并不明显,看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大,也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