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离职过程就像在坐过山车 20XX,离职过程就像在坐过山车。曾经无数次幻想能睡到自然醒后,邀三两好友逛街,或者在咖啡馆看来往行人消耗时间。曾经我以为辞职如此满意。但现实并非如此 01 在离职前一个月我已陷入了担心。 一方面来自经济压力。我把所有的积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算了一遍,扣除每月必要开支后现有资金只能牵强支撑一年。这意味着,辞职后假如选择放飞自我,那么 365 天不到我就得喝西北风 另一方面是自我能力认知。处于安稳状态,按部就班的工作状态太久,我已经逐渐丧失掉一些技能,比如摄影、PS。在自我能力的认知上不明确。我总问自己:我还能做什么。 在随时游走的担心里,还有丝丝别样的情绪:兴奋。为即将做喜爱的自己而兴奋。别问为什么,我就是想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02 从小我是听父母话的孩子,从上学到后来的工作都不过脑,一切听从父母安排。父母的意思是女孩子安定就好,他们一辈子在同一个体制内,希望我也能安安稳稳,这一工作就是 10 余年,期间换过一次,都是从国企 A 到国企 B。 现在想想,那根本不叫听话,而是太懒。懒得去思想懒得去动脑懒得去面对困境,我享受于这种安乐。 03 20XX 年父亲频频和我感叹想早点退休,做自己喜爱的事情。顿时感觉我家这饱含艺术气息的老头子已经从一个干瘦的年轻人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老年人,一个月不染发,白发就能爬满整头。 这个曾经为了撑起一把伞的男人老了,但是他的梦想只有在两鬓爬满挡不住的白发后才开始做。这个认知让我陷入慌张。 难道我也要这样吗,在办公室里打打字,和同事聊聊八卦,感叹物价飞涨工资止步。不停幻想等退休后要做的 ABCD。可,等到退休后,等到所有的激情都消耗在岁月前行的路上时,我还想做什么,我还能做什么。 04 准备离职前 2 个月我加入了写作打卡营,每天写作打开。在听课的时候 DD 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去做,或许你比想象的更厉害。 离职前 1 个月在简书上投了 3 篇文,均被简书专栏收录。这只是一小步的改变,但我莫名认为这就是一个好兆头。 离职的事情没有得到家人的赞同,爸爸说:让我告诉你什么是梦想,梦想就是解决温饱,你能做到吗? 长辈的担心无力反驳,他们都是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忙碌一辈子,安安稳稳退休,我问自己:你同意吗? 30 岁,我才去仔细思考自己的人生路径。才去思考我想做的事。晚吗 05 朋友 Wendy 说 不晚,梦想永远都不会晚 她一直特别费解我能做办公室工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