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艰难说明在走上坡路吧! 以前我跟同事们一样,总慨叹时间飞逝,每天都是白驹过隙。但最近一个多月每一天都很漫长,因为每一天都很艰难。 一、既然选择了成长,艰难的问题就必须自己来 不知道自己是太傻还是做对了,常常把难做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我给自己的理由是,这样的事情最锻炼人,最能成长。 YM 公司是我们的顾问单位,大老板王总是我老板的好兄弟、好朋友,但是由于之前为他们服务的同事态度太糟糕,让他们对我们心存芥蒂。老板把这个客户交给我们团队时,只说了一句话:一定要挽回颜面。 我的组长和一个资深老律师一起去见王总了解情况以便实行措施“挽回颜面”时,对方吐槽了整整两小时。回来后,搭档回来问我们团队谁同意接这家公司。没人应声,我接了。 经过跟他们的行政经理、总助漫长的沟通、套近乎,两个星期后,我终于见到了这位王总。 但是,大老板张口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引入第二轮投资时的股权处置。我并没有辅助企业上市的经历,那一秒我顿觉不妙。但是两秒后我定下心神,诚恳地跟他说:王总,坦白说我不是做这一块业务的,我们团队内部分工里负责上市业务的是另一个同事,您的问题我很可能答不上来。您看今日我们这样处理行不行:我把您的问题了解清楚,相关细节知悉到位,然后我带着您的问题回去我们团队探讨,我尽快给您一个尽可能专业准确的回答。 王总听完欣然同意,谈了四十分钟,我和搭档一起离开。然后回去和做 IPO 的同事聊了聊,她给了我一个思路,第二天我写了初稿给她请她审核。结果,她把我批的一无是处,然后自己重新写了回复发给王总。 当时我很感激她,因为对上市业务完全不了解的我,很难写出专业的法律文书,bug 难免,也看不出她行文的不当之处。 这两天我看了一本拥有丰富股权运作经验的律师的书,才发现那个同事的回答并没有完全切中要点,我们很可能没有回复到对方最期待的那个节骨眼上。 但是,我已经不能说什么。法律文件一经发出,对方接到的瞬间,发函律师的专业能力已经在对方心中有所决断。也许,我们团队丧失了王总的彻底信任。 经过这件事我深刻意识到,虽然都说现在是团队作战的时代,但是面对法律讨论,你没有退路、没人可以指望,必须自己上,哪怕你对这一领域一无所知,也要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专家,并且能够独立发表法律意见,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把自己逼死都要做到;换一个角度来说,假如你不能够解决大老板的提问,你就永远不能理解大老板的关注点,那么你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