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陀螺1•会认“兵、恨”等 8 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 2 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 14 个生字。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4•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含义。重点1•会认“兵、恨”等 8 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 2 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 14 个生字。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难点1•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含义。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1 玩具导入,激发兴趣玩具一直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离学生生活较近。教学时,从玩具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2•字词教学,自主+引导关于识字、写字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借助拼音识字。写字时,注意字的结构,结合形近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写字的方法,促进自主识字。3.阅读理解,层层递进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品味文中的语句,体会其中“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一是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二是体会“我”有陀螺之前与有陀螺之后的心理变化,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等描写,感受其中的变化。结尾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俗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可以回顾整篇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抓住陀螺的样子和“我”取得胜利时的表现来理解。2学前姬覇1 预习提纲(1) 小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组里哪些同学玩过陀螺,陀螺有哪些种类。(2) 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心情的变化。(3) 原始陀螺图片、现在陀螺图片。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兵、恨”等 8 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 2 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 14 个生字。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 教学逆程:%—、激趣导入1•说到童年,大家总会想到各种各样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抽陀螺等。(多媒体依次显示相应的游戏)课前,老师曾让大家调查统计过班里有多少同学玩过陀螺,陀螺又有哪些种类。大家现在来说一说。(学生以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把话说清楚。)2•玩过陀螺的人着实不少,那谁可以说说玩陀螺的技巧呢?(找学生回答。)学生们说的可能是现代的陀螺,不是文中高洪波先生所玩的陀螺,教师可以适时夸赞。3.现在的陀螺是在以前陀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同学们知道陀螺的历史吗?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及以下文本内容: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