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为导向,坚持教育创新,通过对课堂实施质量的评价,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规范我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学校课程实施评价的目标、以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为依据,体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使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注重评价的可信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关注教师的起点,体现出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尊重客观事实,切忌主观武断;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及时回馈评价信息,允许教师有不同意见。三、学校课程实施评价的内容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具体要求是:、紧扣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体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有效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调控与优化,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髙。、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学到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使教学效益最大化。四、学校课程实施评价的方式新课程的实施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综合素质,关注教师个体的差异,通过教师的自评及同事、教学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渠道收集体现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实证和数据,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促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和完善。、自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