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控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辨识本项目范围内作业场所的危险源规范本项目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大事故发生确保本项目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项目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管理工作。三、职责、本项目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项目重要危险源的审核与批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本项目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对一般危险源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办法处理;对重要危险源应实施控制,并上报。、本项目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对一般危险源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办法处理;对重要危险源应实施控制,并上报。四、危险源控制流程、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辨识就是从本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原因的过程。本项目施工生产全过程危险源辨识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完成,每年年初开工前针对本年度出现的危险源进行梳理与辨识并编制年度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每月月初对本月度施工生产过程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编制月度危险源识别评价表,每周对本周的危险源在现场危险源公示牌进行公示与更新。()危险源辨识方法① 询问和交流;② 现场观察;③ 查阅有关记录;④ 获取外部信息;⑤ 工作任务分析;()风险评价方法① 直接判定法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危险源均应判定为重大危险源: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②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详见附件)()危险源辨识范围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施工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