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2:《劳动合同法》培训讲座(提纲)一、《劳动合同法》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一)劳动法体系中的劳动合同法1994 年 8 月 22 日劳动部《关于实施〈劳动法〉的意见》第十部分“关于完善劳动 体系问题” 中指出:“《劳动法》是劳动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要使其规定的各项基本原则得到很好的贯彻,还必须制定与之配套的《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工资法》、《安全生产法》、《劳动保护法》、《职业技能开发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监察法》等单项法律和法规,形成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 (二)《劳动合同法》立法启动和起草制定过程(1)2004 年 9 月 16 日(初步讨论稿——劳动部)(2)2004 年 10 月 8 日(征求意见稿——劳动部)(3)2005 年 1 月 4 日(送审稿——劳动部报送国务院)(4)2005 年 5 月 7 日(修改稿——国务院)(5)2005 年 11 月 26 日(初审稿——国务院报全国人大 12 月 28日初审)(2006 年 3 月 20 日~4 月 20 日向社会征求意见,共计191849 件意见反馈)(6)2006 年 12 月 24 日(二审稿)(7)2007 年 4 月 10 日(三审稿)(8)2007 年 6 月 24 日(四审稿)(9)2007 年 6 月 28 日(五审稿——正式稿)(10)2007 年 6 月 29 日(表决稿)(11)2007 年 6 月 29 日(通过稿)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主旨在开始进入劳动合同法研究学习时,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第一章)(一)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关系(《劳动法》于 1994 年 7 月 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2007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二)立法位阶关系(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关系)劳动标准、劳动基准、最低劳动条件(三)劳动合同关系中对劳动者一方的倾斜性保护(第一条),注意当事人、权利义务、和谐社会的提法:(初步讨论稿)为了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定本法。(征求意见稿)为了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制定本法。(送审稿)为了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制定本法。”(修改稿)为了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