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设备健康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仔细分析设备缺陷产生原因,积极摸索设备运转规律,是妥善安排设备检测修理、校验和测试工作的主要依据。1 、设备缺陷是指:设备本体磨损老化、自然老化或由于安装不当、外力影响等使设备运转发生不安全状态。2 、根据设备缺陷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l )危险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危险,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会随时发生人身损害和设备损坏及停电事故,(2 )严重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尚可,虽能继续运转,但短期内会发生事故,威胁安全运转。(3 )一般缺陷:性质一般,情况轻微,对安全运转影响不大,能坚持较长期限运转。3 、值班人员发现设备缺陷的处理和汇报。( l )值班人员发现设备危险缺陷应当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实行措施处理。对可能影响电力网安全的缺陷应同时报告电力部门,在未处理前值班人员应加强监视或实行临时措施。(2 )值班人员发现严重设备缺陷,除做记录外,应当及时进行上报上级领导部门安排计划处理。(3 )值班人员发现一般缺陷,不论其是否影响安全,均应该积极处理,如有困难,除做记录外,可列入检测修理计划处理,并按月向电气负责人进行汇报。4 、危险和严重设备缺陷未处理前应加强监视,实行有效措施防止缺陷扩大或进展成事故。5 、任何设备缺陷均应记录在缺陷记录薄内,对于在操作、检测修理、试验等工作中发现的缺陷而未处理的均应登记,缺陷消除后应在缺陷记录内填写清楚处理日期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