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分类法在药品安全管理的运用 【摘要】目的讨论在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采纳ABC分类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实施ABC分类药品管理前后的相关资料,并统计比较实施ABC分类药品管理前后的贮存不当、药品混放、标示不法律规范、过期失效、基数不符等情况。结果实施ABC分类管理后,医院病区药品基数固定,药品种类明显下降,标示区分明显,分类贮存统一化。管理后病区的贮存不当、药品混放、标示不法律规范、过期失效、基数不符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分类管理前(P<0.05)。结论对病区高危药品实施ABC分类管理能显著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危药品;ABC分类法;安全管理 临床不断更替新型高危药品造成库存药品种类越来越多,致使病区临床高危药品的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有相关讨论报道指出,对高危药品加强管理能显著减少用药损害,提高用药安全[1]。为讨论ABC分类法的实施效果,本讨论回顾性分析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纳ABC分类法前后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起开始实施ABC分类法管理,护士173名,平均年龄(32.1±4.2)岁。学历:113名本科,大专及其以下60余名。护士职称: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58名,初级职称110余名。工作年限:0~5a护理经验96名,6~10a护理经验68名,其余护理经验均在10a以上。各病区护士长负责高危药品的监督、管理及指派使用。 1.2方法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3年6月起开始采纳ABC分类,具体措施如下。 1.2.1高危药品的筛选和分类 依据ISMP的分类、药品风险等级、用药情况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册,并将药品划分为ABC三类。并根据药品对患者造成的损害风险等级,分为ABC三类。由各科室提供备药计划,根据所需药品量,备用5~10支。 1.2.2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 ① 病区药品管理的建立。设置不同的专柜用于区分存放A、B、C类药物。药品存放区药品标示单醒目,并设置警示牌或专用标示,A、B、C三类药物的标示牌要用黑体加粗以区分警示。②核查制度的建立。医师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病床号、药品剂量及名称、给药途径6项内容后方可开立高危药品处方单,严格根据标准给药剂量和法定的给药途径执行,若处方超出规定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