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属植物分析论文 1 化学成分讨论进展 近年来,已有一些关于黑种草籽化学成分的报道,讨论表明,黑种草籽中除了富含的挥发油和脂肪酸外,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 1.1 挥发油成分对 N.sativa 挥发油的讨论较多,但其成分和各种成分之间的比例有一定差异,NickavarBahman 等[3]的讨论 表 明 N.sativa 挥 发 油 中 主 要 含 有 : 反 式 - 对 丙 烯 基 茴 香 醚(38.3%) , 对 异 丙 基 苯 甲 烷 (14.8%) 、 柠 檬 烯 (4.3%) 和 香 芹 酮(4.0%),而用超临界提取得到了挥发油中含百里氢醌(41.05%),对异丙基苯甲烷(10.64%)和石竹烷(1.89%)等[4];用水蒸气蒸馏得到挥发油其成分以反式-对丙烯基茴香醚(37.3%),百里氢醌(13.7%)为主[5]。而在 N.damascena 油中则几乎都是倍半萜类成分,且其中 P榄香烯可达 73.2%[6]。 1.2 脂肪酸类化合物黑种草籽中油脂含量可达 35%~40%,且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占到 84%[7],主要的脂肪酸有:亚油酸(55.6%)、油酸(23.4%)、棕榈酸(12.5%)[8]、十六烷酸,在瘤果黑种草中还分得硬脂酸和十六烷酸甘油酯[9]。 1.3 黄 酮 类 物 质 1996 年 , 郝 海 峰 等 [ 10 ] 从NigellaglanduliferaPreyn 中分离得到了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随后,Merfort 等又从 N.sativa 里分得四个黄酮醇三糖苷;它们是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1→2)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 (1→2)一吡喃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O(6O)阿魏酰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1→2)吡喃葡萄糖苷[11]。 1.4 皂苷类化合物从黑种草籽中得到的皂苷类物质有:常春藤皂苷、常春藤苷元3OαL鼠李糖(1→2)-αL 吡喃阿拉伯糖苷(α-Hederin)、常春藤苷元3OβD吡喃木糖基αL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2],常春藤苷元 3O [ βD 吡 喃 木 糖 基 (1→3)αL 吡 喃 鼠 李 糖 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0[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1→6)-β-D-吡喃葡萄糖苷,常春藤苷元-3-O-[α-L-鼠李糖基(1→2)αL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