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旅游的营销策略思索 一、营销策略分析 1 感官营销策略感官营销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甚至第六感官来建立旅游者的感官体验。旅游者以此来区分旅游产品并推动其差异化的实现,既是旅游者构成首因效应的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培育旅游者忠诚的重要基础。其最关键的原则之一是“认知一致性/感觉多变性”,即在确保一致性的同时,灵活地确保多变性。同时,由于旅游产品的异地性特征,要吸引旅游者走出家门,对其感官的充分刺激是首当其冲的一项工作。根据谢彦君的观点,推动旅游活动发生的第一动力,是潜在旅游者心理上出现的旅游价值与感知环境之间的不协调,这种矛盾状态会诱发旅游的内驱力。而旅游需要是指当人处于缺乏旅游状态时而出现的个体对愉悦性休闲体验行为的自动平衡倾向和择取趋向,是心理内驱力在潜在旅游者头脑中的意识反应。因此,对于黑色旅游产品的营销,首先要在广告宣传上,通过文字、语言、动画、色彩等的搭配,采纳微电影、流媒体等宣传方式,给旅游者充分地营造一种和旅游产品本身性质相关的整体氛围,以此来达到对旅游者本能的刺激,并且帮助其酝酿相应的情感。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要借助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或文艺题材来增强其宣传效果,直至造成强烈的蝴蝶效应。比如利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来推出与此相关的战争遗址遗迹类旅游产品,利用日本海啸地震推出灾难类旅游产品,利用冯小刚的电影《1942》来推出自然灾害类旅游产品等等。 2 情感营销策略情感营销是强调要在营销过程中,充分地触动旅游者的内心情感,制造情感体验,是感官体验在旅游者身上的进一步内化的过程,就黑色旅游产品而言,其情感范围可以是悲伤、恐怖、刺激抑或义愤等等。情感式营销需要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种情绪,以及能使消费者自然地受到感染,并融入到这种情景中来。这就需要对黑色旅游产品的内涵进行深化和延展,真实地还原当时的场景并且启动参加式、互动式旅游项目。假如旅游者看到的都是一些静态的黑色旅游产品,那么他获得的感官刺激就无法升华为情感迸发,体验营销也许就会嘎然而止,无法向纵深进展。因此,可以运用现代技术,立体式、动态式地让旅游者身临其境,避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出现。可以在确保旅游者安全的前提下,让其去体验地震海啸时的场景,身处极端气候时的感受,接触鬼怪文化的心情实施情感营销的关键在于能否让旅游者临时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实现舞台角色的转换,并最终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