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运用桑枝屑袋料丰产培育技巧 黑木耳素有山珍、素中之荤的美称。桑枝韧皮部发达,富含纤维素,营养丰富,符合黑木耳生长发育中对营养的需求。实践证明,用桑枝屑栽培黑木耳,吃料快、污染低,子实体提前发生、厚实,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据近两年来利用桑枝屑袋料栽培黑木耳,袋料 55cm×15cm 的总成本 2.5~2.6 元/袋,平均采干木耳 55g/袋,收益近 15 万元/hm2;采收后的菌棒可作蔬菜等生产肥料,形成了以“桑枝条(废弃物)—黑木耳(废菌棒)—晚稻、废菌棒—蔬菜”循环式生态高效的生产模式。因此,利用桑枝屑袋料栽培黑木耳,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现就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季节安排 黑木耳耐寒怕热,属中温型真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 15~20℃,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且产量高质量好。因此,王店镇适宜推广秋冬季栽培黑木耳。即 6 月开始收购桑枝和粉碎,9 月生产制作菌棒,10 月中下旬晚稻收获后排放大田,翌年 1月初开始出耳,至 4 月底采收结束。 2 品种与配方选择 从外地引种一定要先经过试种,目前在袋料黑木耳栽培上比较好的品种有新科、916 等,王店镇单片型黑木耳宜选择新科系列菌株,菊花型选择 916。使用的菌种要求菌丝生长健壮,长势强,无杂菌污染,菌丝刚长满袋,掰开成块不散、萌发快、无老化。原料配方 1:桑枝屑80%、麸皮 13%、棉籽壳 5%、木耳专用料 2%;原料配方 2:桑枝屑70%、麸皮 18%、棉籽壳 10%、木耳专用料 2%。 3 拌料与装袋(制棒) 拌料有 3 个要求,一是均匀(一般干拌 3 次),二是控制含水率(加水后拌 3 次),三是 pH 值适当。拌料时先干拌,后湿拌,一定要拌匀,杀菌不彻底易感染杂菌。含水量以手捏料能成团、手指捻料时有湿润感为宜。将拌均的料装入规格为 55cm×15cm 的聚乙烯料袋,扎紧封口,制成棒状。每棒重量一般掌握在 1.5~1.6kg,含水量 55%,pH值 6.0~6.5 为宜。 4 灭菌与接种 将制成的料袋(棒)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时容器内棒与棒不能排列过密,以便蒸气流动畅通,灭菌彻底。当温度至 60~65℃时,施放 1次冷气,温度达 100℃维持恒温 15~16h。灭菌时要防止漏气。待料棒冷却至 30℃以下时开始接种。袋料黑木耳栽培提倡用接种箱接种,每棒接 3~4 穴(气温低时适当加大接种量),用整块菌种接入,接种后用薄膜覆盖住接种口,菌棒转入培育室,堆成平行堆、“井字形”或“△”形培育发菌。接种时尽量少损伤菌种,避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