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防洪工程档案监管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资料档案是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包括从项目的提出、立项审批、勘测设计、招投标、生产准备、施工、监理(移民、环保、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形成并应归档的文字、表格、图纸、声像、实物、电子等各种载体文件材料的总和。其中,黄河防洪工程档案是水利工程建设资料档案中的一类,它是在防洪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它历史地、客观地反映和记录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随着黄河防洪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实施.“三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黄河防洪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进展变化,保证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标准、法律规范,成为我们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1 做好黄河防洪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黄河防洪工程在前期、施工、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构成了工程档案,是治黄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每项防洪工程档案,不仅在静态上反映该项工程面貌,而且从动态上反映着工程的变化与进展,始终同它反映的工程对象的实际面貌保持一致,历史地、客观地反映和记录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防洪工程档案管理作为黄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着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黄河防洪工程具有项目多、投资大,且建设时间跨度长、资金来源多、参见单位多、工程类型多等特点.防洪工程档案不仅在建设过程的日常管理和工程质量评定、事故原因分析、索赔与反索赔、阶段与竣工验收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以及对已交付使用工程的管理、维护、签订的记录凭证。借助工程建设档案,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过去,把握和服务现在。预见和指导未来。因此,各级工程建管单位在注重工程实体建设的同时,都高度重视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工作。 2 当前黄河舫洪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现状 2.1 黄河防洪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主体发生变化 1998 年以后,黄河防洪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由计划经济下形成的集“修、防、建、管”于一体的“自营式的旧体制转变到以“三项制度”为主体的新的管理体制,使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主体由计划经济下单一的黄河部门过渡到“三制”管理下的施工、监理、设计、建设、质量监督等各工程参建单位,黄河防洪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24 年 11 月 1 日水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