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过去现在及治理黄河的历史简介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 5464 千米,流域面积 75 万多平方千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 4500 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漂亮而古老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150 万年前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西候度猿人;100 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 30 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 7 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现早期智人;3 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出现晚期智人。 距今10000-7000 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 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 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 770 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进展中心,拉开了黄河文明进展的序幕。 黄河上游河段水力资源丰富,从龙羊峡至青铜峡川峡相间,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那里可以建造许多电站,已建立了好几个大水电站。 黄河自孟津至入海口是黄河的下游,就是华北平原。这里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为了防止河水泛滥,河堤也不得不一再加高,自郑州黄河花园口一段起,河床平均比两岸地面高 4-5 米,有的地方甚至高达 10 米,成了世界闻名"地上悬河"。黄河著名的壶口瀑布--雷霆万钧,奔腾而过,壶口象征着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著名的龙门--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假如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产生“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又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黄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海外,无论走到哪里,提起黄河,炎黄子孙都会有一种感动,有一种亲情,立即成为一家人了。黄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坚韧的精神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为拥有这样一条伟大的河流而自豪。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源远流长而至今不衰者,惟有黄河文明在矣。但是,几千年来黄河为患,不同于其他河流,她洪灾频繁、旱魃肆虐,由于水少沙多,悬河难治,洪水突猛,泥沙俱下,因此,她给两岸带来的灾难大都是毁灭性的。1938 年,花园口的人为扒口,使黄河洪水向东南方向涌去,一泻千里,形成大片无人区,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