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治理思考管理论文 一、黄河的地位与治理目标 (一)黄河的历史地位 输送大量泥沙,造就广阔平原。在广阔泛滥区域补充水分、肥料,形成农业区域。秦、唐、宋历时千余年,沿黄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东移。历史的黄河水、沙很少入海,分布在黄淮海平原,泛滥即成为灾害,也成为黄淮海平原可持续进展的生态过程。 (二)黄河的现实地位 黄河流路固定,53 年秋伏汛末决口,河床不断抬升。黄河逐渐人工化,兴建大量水库、堤防,不能用过去的眼光审视黄河。水沙分布改变,流域地下水资源得不到补给,土地依赖化学肥料,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大幅度变化。将泥沙输送入海,需耗水 200 亿,河口流路不断延长,沿黄地区对黄河的依赖性增强。黄河水的利用方式改变。 (三)黄河的治理目标 1 安全性 (1)黄河河床升高速度减缓直至停止→水保工程效果显著,泥沙的出路 (2)黄河堤防达到适当标准→淤背、相对地下河、黄河水沙利用 (3)蓄滞洪区安全建设 (4)洪泛区洪涝灾害风险管理 (5)水资源合理调度,保证基本流量 2 舒适性 (1)黄河水质分级保护目标、手段 (2)黄河流域生态目标、可能性 (3)黄河景观建设规划 (4)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5)社会对黄河的期望目标 3 可持续进展 (1)黄河流域的水土生态资源经济分析 (2)黄河流域的人口承载力 (3)黄河流域可持续进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4)黄河经济带进展前景及制约条件 (5)黄河流域与其它流域的沟通对黄河安全性、舒适性、可持续进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黄河流域的国土整治计划。 (四)黄河流域的天、地、生背景 1 全球温室效应、酸雨等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海平面上升对黄河河口的影响。 3 黄土高原的地理变化趋势 4 黄河水土流失区治理前景分析,最终目标。 5 黄河流域洪、涝、旱灾害的气候系统背景分析。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 1 黄河能否永久不改道 2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减沙效果及投入分析 3 黄河洪水、泥沙对渤海湾的影响 4 黄河洪水、沙出路,能否利用 5 按目前治黄方略,黄河流域能否实现可持续进展 6 黄河流域未来人类生活状况、生态构成的情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