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域安全管理论文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进展,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价格体系使这种矛盾更加激化。而这种矛盾产生的必定结果是黄河的常常断流,据统计,黄河 1997 年断流226 天、1998 年断流 142 天。1999 年,水利部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资源实施全流域调控以来,情况好转,但黄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依旧存在,且越来越突出。 断流使下游无水可用,损失最大的是下游相对较为发达的工业和农业,经济可持续进展受到严重威胁,生态恶化。目前,“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科学进展观的提出,对黄河水资源的调度、管理、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黄河水资源贫乏,黄河洪水不经利用排入大海,使对洪水进行风险管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进行风险调度,实现洪水资源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中游地区存在严重的农业用水浪费现象。洪水风险管理,大型水利工程的风险调度,存在巨大风险,探讨保障供水,尽量减小风险的途径,成为必要。我们提出“黄河流域节水与洪水风险管理的互补关系”的根据就在这里。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我们从风险调度存在的巨大风险和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浪费两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依次来探寻风险调度适当。用水保障无误的双赢局面。 一、实行洪水资源化调度,风险巨大 (一)滩区农业损失 黄河下游宽河道河榴两侧有宽阔的滩地,滩区面积约3101k2,占河道面积的 86%。被左右摆动的河槽和生产堤所分割,共形成 120 多个 1.5~8.0km 宽窄不等的自然滩。滩地存在着大量串沟、洼地、堤河等自然地貌,还有平行河道的控导工程、生产堤,以及村庄、避水村台、房台等人工构筑物。每块滩区大体上是上下窄中间宽,滩面的纵比降与相应河段的河道纵比降基本相同。近几年,来水严重偏桔,主槽淤积和漫滩机遇很多,不同地点流量变化在 2000~40003/s 之间,有的串沟 18003/s 的洪水可能过流,局部漫滩受淹,流量 40003/s 的洪水可大部漫滩,60003/s 以上的洪水滩地全部淹没。滩面横比降大于河道纵比降,“二级悬河”严峻,有大洪水夺流滚河、顺堤行洪的危险。山东黄河滩区总面积1310k2,耕地 9.0 万 h2,区内居住着 894 个自然村 61.94 万人。 以上情况表明,假如黄河流域发生大的洪水,而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存水过多,需要集中排放,保证工程安全,下游滩区必将大范围漫滩进水,滩区农业损失就非常巨大。 (二)河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