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历史文化村落活态再生思考 1 问题的提出 历史文化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植所在,体现着最自然、最淳朴的乡土生活,蕴含着宝贵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024 年,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利用。2024 年 6 月,在黄岩召开的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强调,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探究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实现“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的良性循环。在浙江黄岩,20 多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散落在中西部山区。这其中既有被列为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的富山乡半山村和屿头乡布袋坑村,也有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的宁溪镇乌岩头村和北洋镇潮济村,还有作为同济大学“漂亮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基地”和“中德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联合讨论中心”落户村的屿头乡沙滩村。黄岩的这些古村落普遍是依托山水资源巧妙衍生的自然村落,它们承载着几百年来当地人民休养生息的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出符合黄岩山水气候特点,并巧妙利用当地资源的民居特色和建筑形态,是浙江东南山区古民居的一个重要缩影。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古村落的历史遗存正面临销蚀,亟需保护和传承。如何把它们保护好、传承好,推动其活态再生,是当前迫切而现实的问题,更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2 黄岩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浙江黄岩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上做了许多探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上级部门和当地人民的肯定,但也要看到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的现状距离漂亮乡村建设的要求差距还较大。2.1 保护意识薄弱。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和保护开发进度的推动,人们开始已转变观念认识到古村落的宝贵价值,但仍然有许多人特别是生活在其中的村民对古村落保护价值认知不足。一方面,在历史变迁中一些古村落的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另一方面,对现代生活的追求让许多村民选择搬离、改造或重建传统建筑,导致古村落原有历史风貌和历史价值丧失。认识偏差导致保护意识薄弱是当前众多历史文化村落面临的共同困境,这突出的表现为古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一点在一些古村落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进展动力不足、古建筑废弃破损成为许多古村落眼下的真实写照。2.2 基础设施改建困难。众所周知,制约绝大多数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