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土公路隧道施工研究论文

黄土公路隧道施工研究论文_第1页
黄土公路隧道施工研究论文_第2页
黄土公路隧道施工研究论文_第3页
黄土公路隧道施工讨论论文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如何搞好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初期支护、防排水控制的几点体会。 1、概述 黄土在我国分布较广,黄土面积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 6.6%,华北、西北地区的黄土地层分布连续,厚度较大,发育较典型。在黄土地区开挖隧道成型好,易于施工。只要断面形式及设计参数合理,施工方法得当,支护及时就能充分发挥黄土的自身承载能力的作用。 某黄土高速公路隧道为分离式隧道,上行线隧道长 1501m,其 中 Ⅰ 类 黄 土 段 537m , 纵 坡 0.52 ~ 1.45% ; 下 行 线 隧 道 长1310m.Ⅰ 类黄土段 394m,纵坡 1.13~2.54%,隧道中心间距113.4m,隧道中间设三处人行横洞,一处行车横洞。该隧道采纳新奥法(NATM)设计和施工,现已建成通车。说明新奥法适用于黄土介质,且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2、水文、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隧道区域内有一条主要河流和三个支流通过。 支流分别从西侧和南侧汇入主河,向东流去。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流量受季节影响。 隧道位于黄土梁峁区,黄土披覆在起伏不平的基岩顶面之上,并承袭了下伏基岩的古地形。在稳定提升的新构造运动下,黄土经流水长期侵蚀,形成现今梁峁起伏,河谷深切的地势。总的地形是南部和西部地势相对较高,北部和东部相对较低,高差为 305m.梁峁上天然植被很少,因梁峁至沟底的各种流水侵蚀活跃,谷坡的倒塌、滑坡、泄溜很普遍,水土流失严重。在主河及支流河谷中,均可见河漫滩口及一、二级阶地,此种地形分布面积大而且连续。阶地类型主要为堆积阶地,但冲蚀层厚度较薄,一般为 10m 左右。在较大的冲沟口处,多分布有冲洪积或坡洪积堆。 黄土隧道顶部覆盖着新第三系上新统三趾马红土层(N2),为棕红色粘土,夹钙质结核,底部常见砂砾石层。结构致密,呈硬塑状,属低液性粘土。天然含水量较低,一般在 10%左右,无胀缩性,垂直节理发育,堆积厚度变化较大,2-40m 不等。 在三趾马红土之上为中更新统离石黄土(Q2eol),属浅黄色、褐黄色、粉质粘土,夹有数层古土壤,含钙质结核,为硬塑状,结构较致密,天然含水量很低,垂直节理发育,厚度 10m—100m.隧道地区地层中主要发育两级节理,一组近南北向,一组近东西向,节理密度大多为 2~3m 一条,局部地段 0.5~1.0m 一条。在强风化带,节理裂缝的张开程度和密度明显增加,沿节理裂隙附近,岩石风化程度增强,强度明显降低。 3、黄土隧道工程施工 3.1 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