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白描语言艺术论文 一、朴实自然,平中有奇 朴实,是语言的一种艺术也是美的必要条件“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宋代李涂《文章精义》)真正朴实自然的语言,应该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的语言,有助于表达真情实感。鲁迅先生笔下的白描文字,语言风格朴实无华。从外表看,它朴实素淡,天然无饰,然而“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经得起反复咀嚼品位,发人深思。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一段:“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这是一段在行文上动用复述方式勾勒柔石被害情景的白描文字,也是作者痛定思痛之时的回忆:一床被褥,一只饭碗,看似平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却最能表现出鲁迅先生对战友安危、冷暖挂念的深厚和细微;看似近乎慈母唠叨孩子般的家常闲话,恰恰却是发自作者内心深处的自语独白。两个问句的连用,一层紧似一层地渲染了作者对战友命运忧虑不安的心情,将作者的复杂感情表现的惟妙惟肖。就在这种“毫无确信”消息的情况下,文字突然一个转折:“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接着一笔一笔历数柔石等人被杀害的情况:“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这几句点出了柔石遇难的时间、地点及悲惨情景。其用语虽朴实无华,却描绘出反动派暗杀革命青年的惨状,字字千钧,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这样的语言,小中见大,文浅意深。虽然没有故作惊人之笔和专门的心理描写,但是它却能把鲁迅先生内心激荡复杂的感情,刻画得汹涌澎湃。字句中饱含着作者对战友至诚至爱的真情厚意,剔肤见骨地揭露了反动派的罪恶嘴脸。无限文章,无限情理,尽融在这朴实自然的语言之中,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这就是鲁迅白描语言朴实自然之美的艺术效果。 二、以形传神,妙神妙理 “以形传神”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提出的绘画艺术理论,它以“形”为基础,以“神”为表现重点,通过形来写神。鲁迅先生是一个高等画家,他把这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制造性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通过形象化的描绘来传神写意,这是他白描语言令人感到“神理极妙”、“神理如画”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他在小说《祝福》中三次描写祥林嫂...